试驾车辆冲人行道致母子死伤,试驾安全如何保证?随着这项团体标准的落实,试乘试驾服务将更加规范→|上海市消保委汽车办

作者:闵行区消保委

近日,一女子在试驾一辆蔚来汽车时,突然冲向人行道撞上一对母子,导致一死一伤。2月14日,蔚来汽车一工作人员回应称,该女子可能是看到人员密集一时心慌,误把油门当刹车造成惨剧。“女顾客试驾前签了试驾协议,对此事她肯定要担责,如果需要我们承担赔偿的,我们也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女顾客的驾照也满了一年,但可能驾驶经验不足。”

图片来源:海报新闻

对于商家的回应

引发不少网友的质疑:

为什么要在闹市区安排试驾?

不过也有网友觉得

试驾不是新手学车

不需要到专门场地

小编在梳理相关报道时发现

因为试驾发生交通事故的事件

其实并不鲜见

如何有效预防相关情况的发生

也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2年,上海市消保委联合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发布了《汽车销售试乘试驾服务规范》团体标准。

在制定《汽车销售试乘试驾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前,闵行区消保委与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招募的10位神秘访客,随机对传统汽车4S门店和汽车新势力体验店共计20个品牌的40家门店开展试乘试驾暗访调查,从预约环境、试驾体验、履行义务和信息保护四个维度进行测评。

图片来源:网络

通过实地走访和暗访调查,试乘试驾服务仍需改进,具体如下:

一、试乘试驾协议条款需要进一步完善

暗访发现,试乘试驾协议在协议格式规范、协议内容明确等方面需要修改完备。

1.协议格式。有企业仅使用单方承诺或保证的告知书作为试乘试驾协议,且只有消费者单方落款。

2.协议内容。协议中未体现试乘试驾线路,缺少对潜在的安全风险、发生事故后的责任义务权利约定条款,或设置格式条款。如“因试驾者非正常操作造成车辆损失,试驾者需按该车的市场价购买此车”等。

3.协议未提供一式两份。签署后的试驾协议,企业未主动提供给消费者。

二、试乘试驾体验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1.试驾资质审核服务。40家门店中,9家门店在预约阶段未主动提醒试驾者提供身份证或驾驶证件登记,还有1家门店在试驾阶段明知消费者未提供驾驶证,仍安排了试驾体验。

2.试乘试驾行车路线对车辆性能体验功能的说明。40家门店中只有10家明确在展厅中贴出试乘试驾线路图,部分对于线路中需要体验的车辆性能解释不够清楚。

3.试乘试驾体验注意事项告知。40家门店中,有32家提供《试乘试驾注意事项及风险告知书》,签署率为80%。但部分企业未对试驾中发生事故后的责任义务权利等进行约定。

三、个人信息保护内容有待进一步规范

消费者在试乘试驾时向汽车企业提供的信息中,包含个人重要的信息,如家庭住址、驾驶证复印件信息、身份证信息等。汽车企业在收集相关信息后,应当根据《消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合法、正当、必要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并告知收集驾驶证和个人信息的用途和使用范围。

1.选择性授权个人信息内容。一旦消费者签署个人信息授权告知书,消费者的信息将全面被企业收集使用。

2.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制度。《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个人信息保护可以通过数据库安全的技术手段实现,核心数据加密存储。

3.部分企业存在过度收集信息。部分企业通过二维码扫码形式,默认收集微信绑定的个人信息。收集内容还包括指纹/面容解锁、人脸录像图像、行驶位置信息等敏感信息。

《汽车销售试乘试驾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的发布,在提升消费者体验度方面,让消费者安心,提高风险保障,要求提供试乘试驾服务的经销商或供应商与消费者签订《车辆试乘试驾服务协议》,完善协议内容,同时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感受。

在汽车销售转化率方面,提升企业与消费者沟通效率,将试乘试驾服务和汽车销售有效结合,提升销售转化率。同时,前瞻性地加入特殊试乘试驾服务(自动辅助驾驶等)要求,进一步保障消费者安全。

今年,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和闵行区消保委将进一步宣传贯彻《汽车销售试乘试驾服务规范》团体标准,配套推出《车辆试乘试驾服务协议》。从驾驶线路、驾驶时间等驾驶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并强调接受试驾服务前应先接受试乘服务。同时,要求企业明示车辆投保险种及金额,落实相应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