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好书丨2022年7月榜

世纪好书I七月榜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成功举办“世纪好书”半年榜评选及发布仪式后,继续常态化、规范化组织开展“世纪好书”7月榜评审工作, 本次7月榜的遴选范围以世纪出版集团所属出版社2022年6月至7月出版的新书为主,共有36种图书入围,涵盖专业学术、大众人文两大类别。

根据参评图书特点,集团邀请资深媒体人徐苑、新闻传播领域专家王迪、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等5位专家学者,在7月28日召开评审会,经过会前审读样书,自由交流,会上各自发表意见、讨论与投票环节,最终产生了2022年“世纪好书”7月榜单,共15种新书入选。

01  文明起源的建构

(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系列丛书)

毕旭玲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以神话叙事方式建构的中华文明源头!

本书是“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系列丛书”之一种。以祖先叙事为核心的中华创世神话有着较为鲜明的时间谱系,也是创世神话叙事的历史背景由远古向近古发展的顺序。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上编(天地开辟的神话)、中编(秩序开创的神话)、下编(国家建构的神话)三部分,以中华创世神话的十三位主神——盘古、女娲、西王母、伏羲、炎帝、黄帝、嫘祖、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大禹、仓颉为中心,展开与他们相关的神话叙事,力图建构起中华创世神话的总体面貌和格局谱系。

02  论瓦格纳与马勒

(阿多诺选集)

[德]阿多诺 著

彭蓓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收录20世纪中期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音乐学家阿多诺的两篇重要的音乐美学专著!

本书是“阿多诺选集”其中一本,本书上编以对德国浪漫主义晚期作曲大师瓦格纳的批判为主要内容,从社会性格、音乐戏剧、神话、音乐动机和音乐色彩等命题入手进行叙述,决定了20世纪中叶瓦格纳形象的塑造和对瓦格纳音乐的批判态度。下编谈马勒,马勒作为作曲家对现代音乐的发展至关重要。阿多诺对马勒的论述有助于修正人们对马勒的一些作品,特别是对他的《死亡之歌》的曲解。这一部分对马勒的音乐与其相关要素进行了深刻详尽的哲学分析,是研究马勒对20世纪音乐影响的重要著作。

03  辩护的无力:

美国司法陷阱

[美]亚历克·卡拉卡特萨尼斯 著

徐涛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辩护的无力,如何使美国法律精神堕落?

本书通过大量的司法案件揭露了美国司法体系的裂缝、陷阱和雷区。在这个司法体系中,每个案件的审理者、辩护人、参与者都有可能影响到结果,而律师在刑事法律体系中发挥了核心作用。“辩护不公”是对美国刑事司法体系的一种深刻的反思。本书提醒我们,美国宪法不是自动执行的文件,只有具有良好意愿的人才能使宪法的权利、承诺和理想真正体现在人民的生活中。

04  蓬帕杜夫人

[英]南希·米特福德 著

殷红伶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用华丽的细节描述了绚烂宫廷的日常生活,以生动的笔墨再现了18世纪路易十五时代。

米特福德以温柔多情的女性视角展现了对蓬帕杜夫人典雅风范的激赏,剥离了传统史观对这位“祸国妖姬”的刻板印象,成功还原了其美貌与才华兼具的原初面貌,再现了其充沛的情感与有趣的灵魂。

05  一个中国人画《资本论》

戴敦邦 绘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世界经典名著与中国传统艺术的邂逅——戴敦邦图文解读《资本论》。

戴敦邦先生自二〇一八年起以八十高龄着手以传统中国水墨画“图解”马克思经典巨著《资本论》。经过近三年的不倦耕耘,终于完成鸿篇巨制——《资本论绘本》,这是继《古典文学名著画集》《辛亥革命人物》《中华民族人物谱》等系列作品后,又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品力作。本书汇集了《资本论》三卷绘本,且含有多个局部细节图,并配有解读文字。通过这个图文本,可以略窥《资本论》之一二,以及感受一位老艺术家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06  认识你自己:

近代哲学四百年

[德]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 著

贺腾 孙纯 王匡嵘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关切巨变中的近代世界,再现市民社会兴起,追问自我是万物的尺度吗?

“普莱希特哲学史”系列是德国当红“现象级”哲学家普莱希特为大众读者写作的哲学史。第二卷《认识你自己》讲述西方哲学的黄金年代,名家辈出的近代哲学四百年。读者会穿越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启蒙运动以及德国唯心论的思想世界。看见意大利商业市镇的繁荣、跨入工业时代早期的大不列颠和大革命前的法国,如何成为路德、伽利略、笛卡儿、霍布斯,乃至于伏尔泰、卢梭、康德和黑格尔的思想交锋舞台。

07  取出疯石

周婉京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西川作序推荐;“新人类”周婉京的“酷”小说;写给异乡人的温暖故事集。

《取出疯石》是著名学者、作家、艺术评论人周婉京首部短篇小说集,收录《出埃及记》《字幕》等九个故事:心理治疗小组的病人凌晨打来电话,请心理医生帮忙雇一个“假女友”;字幕组里隔着网络互生暧昧的组员,谁知真实的世界里,交集也即将产生;准备冻卵赴美产子的两位女性在飞机上相遇,空难突袭……

这些跨文化、跨地域又国际范儿十足的“酷”小说里有新鲜的主题和立体的人物,周婉京滚滚向前的叙事让人收获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08  书房记

程章灿 史梅 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走进四十位南大学人的书房,听他们讲述读书之乐、藏书之趣与治学之道。

“上书房行走:走进南大人的书房”是南京大学图书馆于2020年4月23日读书节活动期间在其微信公众号推出的读书栏目。栏目以书房为线索,以学者自述散文的形式,讲述了各自的求学经历、读书生活、书房故事等。每期一位作者,共四十期。作者以南大教授为主,专业包含文理,以文科为主。现将这些文章集结成书,名为《书房记》。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文章中穿插各位作者关于书房、藏书的大量图片。

09 生命之光

——神经科学家探索

生死边界之旅

[英]艾德里安·欧文 著

胡楠荼 狄海波 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

本书以实证为依据从新的视角关爱弱势群体,值得阅读、思考和反思。

本书内容讲述了世界知名神经科学家揭示了他的开创性工作——脑科学前沿领域:很多遭受严重脑损伤受害者,还有中风或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等)患者,他们中很多人已觉察不到外部世界,医生也认为他们已没有思维能力,即处于“植物人”状态。欧文教授通过神经心理学和神经影像技术结合,探讨脑损伤患者和健康个体的认知功能和意识机制;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逐渐揭开“植物人”的神秘面纱。同时,也会和他一起思考伦理、法律甚至生与死的终极问题。

10  书画鉴定研究

王妙莲 傅申 著

赵硕 译

上海书画出版社

改变西方中国书画研究,傅申书画鉴赏经典之作,中文版首次出版!

《书画鉴定研究》是中国书画领域中里程碑式的著作。在西方对中国书画所知甚少的时期,本书对中西方学术传统做出了创造性结合,将中国书画的鉴赏研究带到西方世界,深刻影响了后来的中国书画研究者。

本书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的赛克勒藏中国书画为研究对象,整体阐释中国书画史,并概括了鉴赏中的共性问题。四十余篇藏品个案研究,更展示了如何观看并鉴定一幅作品,既有方法论的总结,又有具体案例的分析,富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11  海派塑造:

海运视野下的上海近代化

单丽 著

中西书局

向海而生、因海而兴、海纳百川,一本书让你领略海运视野下的上海城市近代化。

上海的近代史,是一部向海而兴的历史,这段历史孕育了凝荟理性、契约精神等一系列让上海人民自信的海派文化特征。本书从海洋视角,梳理航海气象、灯塔设置、航道疏浚等通航技术伴随着上海开埠迅速传入上海并影响上海的过程,并探讨航运人才培育、海派文化被塑造的过程,以更全面了解近代上海港市发展、以及上海之所以成为今日上海的历史原因。

12  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

[爱尔兰]萨莉·鲁尼 著

钟娜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90后天才女作家萨莉·鲁尼继《聊天记录》《正常人》之后重磅新作。

小说家艾丽丝独自搬到陌生滨海小镇,在交友软件结识蓝领工人费利克斯,邀请他陪自己去罗马宣传新书。在都柏林,她最好的女友艾琳刚走出失恋的阴影,开始与从小就相识的西蒙约会。

艾丽丝,费利克斯,艾琳,西蒙,四个人都过了三十岁,他们仍然年轻,但生活正在渐渐追上他们。他们相互渴慕,相互隐瞒,分分合合。他们为爱与性,为友谊和他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烦恼。他们是否站在天黑以前最后一个有光的房间里,见证什么?他们能否相信,还存在一个美丽的世界?

13  反抗世界,反抗人生

[法]米歇尔·维勒贝克 著

金桔芳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克苏鲁神话缔造者的非典型性传记,这是写给“爱手艺”的某种学术性情书,一封精神求爱信。斯蒂芬·金作序《洛夫克拉夫特的枕头》。

H.P.洛夫克拉夫特这位奇幻文学大师创作了《克苏鲁的呼唤》、《疯狂山脉》和《超越时间之影》等作品,他在当代读者群中掀起了一场真正的狂潮。本书作者维勒贝克在青年时代就读过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他以独特的笔触回顾了作家的写作,将洛夫克拉夫特尊称为“神话的奠基者”。这本书与其说是传记,倒不如说是两个意气相投的作家跨世纪的对话,是一份反抗世界,反抗人生的战斗宣言。

14  缤纷人生:

马丁·加德纳自传

[美]马丁·加德纳 著

朱惠霖 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数学科普之王马丁·加德纳唯一自传,重温趣味数学大师的多彩人生。

马丁·加德纳被誉为我们在捍卫理性和真正科学,抵制神秘主义和反智主义的事业中一座“独立而最明亮的灯塔”。在本书中,他带着读者从自己在俄克拉何马州的童年出发,一直到五彩缤纷、涉猎广泛的职业生涯。他结识并指导过许多有魅力的人物,与读者分享了这些人物的趣闻逸事,表达了他对数学的热爱和对伪科学的坚定反对立场。加德纳的这本令人大开眼界的自传,是一幅坦诚真实的自画像,让你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到加德纳的生活与工作。

15  古怪的科学:

如何解释幽灵、巫术、UFO和其他超自然现象

[英]迈克尔·怀特 著

高天羽 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科普大师以开放的头脑、科学的思想带你探索奇妙的未解之谜。

对于我们今天视为超自然的种种现象,是否会有理性而科学的解释?本书探讨了24个最热门也是最有争议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并对下面这些有趣的问题作出了回答:外星人是否到过地球——并且绑架人类?亚特兰蒂斯是否真的存在过?我们如何才能预见未来?

本书作者迈克尔·怀特以幽默的风格、畅达的文笔探索了这些现象背后可能的科学原理。他观察了超自然的奇异世界并证明,在正统科学的范围之内也会出现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