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枕头、被褥到校上“网课”,线上教学首日,小伙伴们是怎么过的?

作者:袁曼舒 王佳依

今天(3月14日)开始,上海市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不少家长感叹:有种穿越回2020年的感觉。

的确,这一股疫情“倒春寒”可能打乱了许多人的生活节奏。不过,有了前年的经验,相信不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都能更从容地切换至“线上模式”。

“网课”第一天,大家是怎么度过的?线上学习“第二季”开启,有啥不一样?一起来看——

一个人的校园,五个人的教室

静悄悄的校园同样精彩

今天对于长宁区哈密路小学三(1)班的韩松易同学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

早上,他拿着枕头、被褥来到学校,跟随“空中课堂”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四周静悄悄的,因为今天学校里只有他一名学生。

校长郁益民介绍,韩松易的父母是双职工,而爷爷奶奶、外婆外公都在东北。根据市教委安排,在线教育期间,居家照护有困难的中小学生,可申请到学校,由学校安排教师组织学生在校上网课并提供看护服务和午餐。

了解到学生的困难后,学校在第一时间与班主任召开会议,共同协商看护方案。在校看护期间,学校安排行政、任课老师从早上8:30开始轮流进行看护,组织学生开展线上学习及课间操,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辅导。

郁益民也加入了看护的队伍。中午,他为韩松易提供了午睡的场所。垫上枕头,铺上被子,美美地睡上一觉,既让孩子为下午的学习做好准备,也让孩子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今天迎来了5位同学。上午8时50分,国歌在四(5)班教室里响起。5个孩子面向大屏,和云端的全校同学一起,敬队礼或者行注目礼。

一年级女孩霖霖父母都是街道工作人员,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他们无暇照顾女儿,向老师提出了看护申请。其余几个孩子分别来自三、四年级,同样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请老师帮忙。

学校得知家长的困难和需求后,第一时间从人员配备、环境保障、全程陪伴等方面着手进行落实。

教室内平时上课用的课桌椅搬走了,中央留出宽敞的活动空间。一年级8号桌、三年级7号桌、四年级6号桌……为了适应孩子们的身高,老师们搬来了5套高低不同的课桌椅,沿窗摆放。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五台电脑、五副耳机配备到位,学校确保来自不同年级的孩子们进入不同的网络教室,互相不受影响,开启一天的学习。

云端诗词大会、家务劳动直播……

线上学习2.0内容更丰富

线上学习的第一天,新普陀小学东校四(8)班的孙弋洋便感叹:“时隔2年,再次回到线上课堂,老师们精心安排的课程内容,同学们积极踊跃地争抢答题,丝毫没有影响到学习效果。

为了让学生们的居家生活更充实,学校的体育、美术、音乐和自然学科的老师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资源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探究活动,完成的作品还可以发布在班级“晓黑板”中,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快乐。

同时,学校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老师每周会进行一次在线个别辅导,帮助同学们巩固一周学习内容。如果孩子在听课中有困惑,可以在下课后把不懂的地方告诉老师,老师们会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

五(7)班陆彦铭同学的爸爸已经在抗疫一线奋战了一个多月,做老师的妈妈也已经开始忙碌起了线上教学。今天,陆彦铭隔屏表达了居家学习的感受:“通过在线学习,我一样可以聆听老师的教诲,一样能和同学们携手并进,相信重聚的那一天,我们都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松江区九亭第五小学向全体学生发布了各年级的综合学科居家学习活动菜单,包含科创小实验、创意美工绘制、五彩绳童打卡等一系列活动。丰富的个性化学习指南,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了更多选择。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每年,九亭五小都有自己的校园“古诗词大会”。由于疫情,今年校园古诗词大会决赛延后了。面对线上教学,九亭五小决定将传统的古诗词大会改为“云端诗词大会”,“小诗人”相约线上,通过网络终端,线上答题互动。

因防疫需求,其实自3月7日起,同属一个紧密型教育集团的九亭五小、九亭二小两所学校已启用线上教学。每天中午,九亭二小的王芳老师带着二(2)班的孩子们在线开展不同主题的家务活动。

叠被子、洗袜子、整理书桌、煮鸡蛋……孩子们直播连线,相互指导、互相激励,直播间笑声不断、惊喜连连。“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镜头前,生活点滴的美好分享,是我们共同成长的难忘经历。”王芳说。

教师夫妻配合默契

二胎家庭的网课生活忙而不乱

大的不学小的闹腾,二胎家庭的网课生活可咋整?下面这对教师夫妻的默契配合让人羡慕。

陆倍倍是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体育老师,妻子是语文老师,家中有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预备班,一个读幼儿园大班。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两口子把家里的两居室来了个“梦想大改造”,大房间给陆老师上体育课,与学生互动,小房间给妻子上语文课互动。孩子们的卧室改成了临时教室,学习区域的物品也按照教室里上课的要求摆放得井井有条。

图片来源:周到上海

两个娃的网课学习如何安排呢?两口子商量了下,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初中的大娃和妈妈一起,在小房间里上网学习,而幼儿园的二宝则跟着爸爸一起,在大房间和屏幕那头的哥哥姐姐们一起上体育课。

图片来源:周到上海

为了避免长期居家带来的烦躁和心理压力,陆倍倍还为全家制定了每天的学习活动计划和适当的放松起床时间。

今天一早,正读预备班的大女儿轻车熟路地早早把自己“闹”起来,早背午默,课后互动,朗读打卡,小组视频,课间休息,体育运动、绘画剪纸,忙得不亦乐乎,疫情的阴霾一扫而空。

图片来源:周到上海

陆倍倍表示:“全家再一次回到2年前集体‘空中课堂’的日子,我们全家一致觉得,虽然学习和工作模式有所变化,但因为之前经历过,所以我们全家对于如何进行线上教学工作还是比较清楚的,都有足够的信心完成各自的工作和学习任务,‘空中课堂’也犹如定海神针,使我们变得平静而积极。”

停课不停学,成长“不断线”

这份线上学习指南请收好!

万源城协和双语学校教师王杰,及王杰班主任工作室的老师结合学生在线学习的日常实践,撰写了“中小学生在线学习基本规范要求”,供各位学生家长参考——

一、课前准备

上课前做好起床、洗漱、吃早饭、换好服装等事宜。

穿校服进行在线学习,以提升学生学习仪式感。

选择一个较为独立、安静、明亮的学习环境,保证上课期间网络畅通(家长要优先满足学生使用网络)。

准备一张舒适的椅子,调整好椅子高度。

调整好电脑屏幕亮度,处于最舒适观看模式。

保证平板、笔记本电脑有足够的电源,或周边有电源插座。

除了准备好相关学习用品和学习工具(书本、水笔、练习本、尺规等)外,请保持桌面整洁。

提前5分钟调试好电脑,进入相应在线学习平台,最好配备一副耳机,用于收听和参与课堂互动,避免受外界影响。

课前认真做好相关学科的预习工作,让上课更有效率。

二、上课

提前5分钟进入课堂候课,等待任课教师点名,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在课堂,迟到者将给予记录。

坐姿端正,身体与电脑屏幕保持一定的距离,请保护好眼睛。

摄像头、话筒全程处于打开状态。

上课认真听讲,当有人在发言时,请不要插话,保持安静倾听。

积极参与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讨论,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有不懂的问题请举手示意(有相应按钮)。

若有问题及时需要教师解决时,可以在聊天区单独和任课教师沟通。

未经任课老师同意,请不要随意离开课堂。

上课期间,电脑可能会跳出一些与课堂无关的广告等,请及时关闭。

除任课教师有要求外,建议不在聊天区聊天,以免影响教师和同学上课。

如上课途中出现电脑问题或网络掉线,请及时上线。

三、课间

上好当堂课后,请立即离开课桌进行休息。

课间可以适当做做课间室内操、眼保健操等。

建议课间不要再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建议课间不要急于完成课后作业。

四、课后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并按时上交(若上传图片,要注意图片的清晰度),任课教师批改或分析后及时订正。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保护好眼睛,避免长时间盯电子产品屏幕。

如遇学习问题,可以单独咨询班主任或导师或任课教师。

如遇生活或心理问题,除了找家长沟通外,还可以找好朋友或导师或班主任在线沟通或咨询相关心理老师。

在线学习期间,除了完成学业外,更需要合理规划好课余时间。

建议同学们可以...

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如绘画、书法、阅读、写小说、练习乐器等

和家人做些室内体育运动

帮家长做家务劳动

和家人共做一顿美食

和家长共阅一本书

就一个话题和家长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

和家长共看一部影片等

友情提示

在线学习期间...

不边吃饭(饮料、零食)边上课

不穿睡衣、家居服上课

不随身携带手机或放在旁边

不开启qq、微信等聊天工具

课桌桌面不放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上课时不要录音、不要视频拍照等,请尊重隐私

在线学习,是特殊时期给学生们延续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也给学生们带来了学习习惯、自律意识等考验。希望学生们从基本规范入手,把在线学习当作是日常课堂的延续,给在线学习必备的仪式感,认真学习,努力求知,一起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部分信息来源:上观新闻、新民晚报、周到上海、闵行教育

除标注外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