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上海古猗园在鸳鸯厅举办“星星之火”国风书法展,向市民游客展示翁卫民老师与他的学生们以古猗园为素材所创作的五十余幅作品。由于反响热烈,本次展览将延期开放至10月底。
本次的书法展品由翁卫民老师与学生们共同精心创作,用笔墨将古猗园园内的亭台楼阁、水榭歌台和桥梁院落呈现在素色扇面和卷轴上。鸳鸯厅的四周挂满了精美的作品,宛若一副用书法勾勒的古猗园缩略图,以文墨之雅韵展现了别样的猗园风光。
厅堂正中悬挂着的是翁老师特意为此次上海古猗园“星星之火”国风书法展创作的对联,以“千载风流归翰墨”对“一时知己属合欢”,大气豪迈的作品气势恢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书法点画线条与空间结构的美感。
值得注意的是,翁老师带来几幅作品分别展现了“甲骨文”、“大篆”、“隶书”、“汉简”、“草书”、“楷书”、“行书”七种字体,其中的功力和不同字体之间的精妙,不禁令人称赞。其中这幅草书作品,上书“呵呵”二字,正是苏东坡的“口头禅”,他常常在书信中用此二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学生们的作品也十分优秀,最小的学生年仅6岁,而年龄最大的学生也不过是碧玉年华和舞勺之年,却同样写得一手好字,有些“小书法家”也画得一手好画,配合着书法作品更增添一份美感。
作者:王雯卿(10岁)
作者:车语畅 (6岁)
作者:蔡馨羽(16岁)
作者:沈懿琳(14岁)
本幅作品因为书法完成后不小心掉了一滴墨在扇面上,于是添上了飘零的落叶和背景的鸳鸯成双。
作者 汤晨(6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化的传承必将后继有人。年轻一辈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不仅仅是技艺和本领,更是学习其中精神与气节,立志弘扬文化之精髓,传承先辈之风骨。
素材来源:古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