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来这棵“树”下乘凉吧!

作者:陈露露

树是地球上最庞大、最古老的有机体之一,而且不同种类的森林加起来仍然是地球上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生命物质。日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共同推出“树,树”展览正式对公众开放。通过呈现逾30位/组国内外艺术家涵盖绘画、摄影、影像、装置、手稿等不同形式的200余件作品,不仅强调“树”在地球发展及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还揭示了其不为人知的内在智慧与外在能量,以一种去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看待人与树之间的共存互生。

树木是守护地球生命的伟大长者和领衔主角。正因如此,有史以来,树一直为人类社会艺术创作和哲学思辨灵感提供了不竭之源泉。“树,树”在2019年首展于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当时汇聚了多位艺术家、植物学家、哲学家,他们在各自的艺术创作或科学研究生涯中与“树”结成了强烈而紧密的纽带。

两年以后的当下,“树,树”以全新面貌亮相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内容在巴黎展览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拓展,加入了中国艺术家黄永砅、胡柳、张恩利的作品。意大利建筑师斯坦法诺·博埃里及其上海团队也为展览带来了一件体验式装置作品,邀请观众体验他们以4万余棵树构建的新型城市——“柳州森林城市”的建筑模型。

策展人表示,观众可以跟随三条相互交织的叙事线索,在这个充满树木意象的森林中漫步:一来探索从林奈植物学到植物神经生物学等与树有关的科学知识;二来通过自然深思、梦幻移位与手工技艺,体验冥想美学;而第三条线索则是深入了解荒漠化和森林大火这些全球性浩劫。围绕这些线索,展览汇聚了速写、绘画、摄影、电影、模型和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特别收录参展了艺术家、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访谈实录与影像再现,调动观者的多重感官,开启一段全方位的视听之旅。展览期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卡地亚基金会将联合举办一系列包括放映、讲座和表演在内的特别活动。

记者 / 刘艺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移动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