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第一、自律又优秀!这位学建筑、拉小提琴的上大女生真的可!

在对“建筑美”的追求上

她孜孜不倦

图纸之下皆是故事

在冷静与热情之间

她平衡多彩人生

冲向属于她的最美天际线

2019-2020年国家奖学金、2019-2020学年上海大学本科生校长奖学金

连续三年获得上海大学优秀学生、上海大学学业特等奖学金

……

不忘初心、筑梦前行

她是来自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建筑学专业

2016级本科生吴欣桐

因热爱而深耕

对于建筑设计的喜爱,在吴欣桐读初中时就已显露。因而在进入社区学院理工大类一年后,她十分坚定地在大类分流时选择了建筑学专业。对于这样一门兼具理工严谨与美学感性的学科,吴欣桐这样说道:“这个专业对学了十几年理工知识的我而言,学习初期的确存在过的一些不适应和困惑,比如:唯一的正确答案没有了,审美和创新的要求提高了。”

因为热爱,吴欣桐不断地磨练自己,一步步提升着自己的绘图功底,而作为基础课的建筑初步课,对学生的精细、精确、精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画图纸、做模型,吴欣桐几乎每天都在专业教室里度过,因为长时间保持绘画姿势而腰酸背痛,冬天手上长出了冻疮。即使这样,她也从未想过放弃,一笔一笔地把线画好、把板子切好、粘好,成为日复一日的寻常与坚持。

“这算是我学习建筑学最初略有痛苦的体验,让我知道专业学习从不存在‘轻松’一词”,吴欣桐深知未来她需要面对的挑战,之后进入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建筑历史等课程的学习,她渐渐开始参与乡村调研、竞赛、创新项目、论文撰写等更为复杂多样的课程的学习。

唯坚韧能行远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任务量也逐渐增大,吴欣桐经常背着沉重的书包行走在乡村小路上,穿梭于历史建筑间,偶尔为了同时兼顾多项工作而熬夜通宵,或是四五点起床工作。“有时确实觉得挺辛苦的。”吴欣桐说道,她深知长此以往对身体健康不利,便逐渐摸索出一套适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清主次,追求完美的同时学着不要较真,在设计的过程中逐渐完善优化流程,通过提升实力来提升效率,加强身体锻炼来保持充足体力。在她看来,学习建筑学就像跑马拉松,唯有坚韧不拔且不放弃的人才能获得胜利。

吴欣桐说,五年来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进入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建筑学。走进上大,走进建筑系,吴欣桐对它逐渐有了认知,了解越多愈发觉得有意思。在“重负”面前,拾取经验,看展览、听音乐会,体验更加多样的活动,接触更为活跃的思想,保持洞悉一切事物的好奇心,她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

通过努力,吴欣桐已被推免至华南理工大学读研深造,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逐渐提升了各方面的能力。坚韧之下,吴欣桐希望自己能永远保持初心,热爱所有热爱的,坚持所有坚持的,将个体价值出色地发挥出来,未来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中添砖加瓦。

在体验中成长

学习之余,吴欣桐还加入了上海大学弦乐团、校学生会学术部、课外培养中心助理团队,并且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参加演出、校园活动组织策划、担任学生助理等,都让她收获了丰富而多元的校园活动组织经历和工作经验,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虽然每周的乐团排练、学生会和助理任务会占用吴欣桐不少的课外时间,但她觉得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在公益演出中看见孩子们的笑脸、在策划的活动中看到台下满席的观众,在志愿服务中听到别人道谢,吴欣桐都会忘记了辛苦,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且歌且行,未来向光

对于未来,吴欣桐希望自己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坚毅的理想品质,乐观地面对挫折困难,努力成为具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优秀建筑师;成为对生活充满热情、懂得感恩拥有、能传递正能量的有用之人。对于给学弟学妹的学习及生活的建议,她分享到,“首先是坚守初心,坚持做好每一件事情;再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努力提升抗挫折能力,多向周围的伙伴学习,积极地过好每一天。”

成长,就是用勤奋与汗水

谱就的精彩篇章

愿这个踏实努力的上大女孩

怀一份热爱

奔赴下一程山海

奋进显本色

愿青年之气

蓬勃胜骄阳

来源:学生工作办公室、美术学院

编辑:刘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