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简帛书法
湖南省博物馆 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
喻燕姣 王立翔 主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部五里牌,于1972年至1974年发掘,共有三座西汉初期古墓。其中二号墓是汉初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墓葬共计出土包括一具保存完好女尸、棺椁、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中草药等在内的文物3000余件,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马王堆汉墓帛书共计50多种,10多万字,字体大致可分为篆隶、古隶、汉隶三种,特点是用笔沉着、遒健,给人以含蕴、圆厚之感。章法独具特色,既不同于简书,也不同于石刻,纵有行、横无格,长度非常自由,有强烈的跳跃节奏感,总体反映了由篆至隶的隶变阶段的文字特征。
《马王堆汉墓简牍书法(合集)》包括有:《马王堆汉墓简牍书法》《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篆隶》《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古隶(一)》《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古隶(二)》《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汉隶(一)》《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汉隶(二)》六种,几乎囊括了所有马王堆出土简牍帛书中的书法代表文献,如《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阴阳五行》甲篇、《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养生方》《胎产书》《房内记》《疗射工毒方》《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老子》甲乙本、《周易》《相马经》等。
01
《马王堆汉墓简牍书法》
马王堆汉墓简牍主要包括一号墓的312枚遣册、19枚陶罐和麻袋上的竹牌、49枚竹笥上的木牌及三号墓的410枚遣册与木牍、52枚竹笥上的木牌、200枚医简等。这些简牍,可笼统归属于古隶类,但每种都因由不同书手所写,故而呈现出不同的书法艺术风格。本书从马王堆出土简牍中挑选约180支字迹清晰,保存完整的简牍,供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
02
《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篆隶》
《简帛书法大系: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篆隶》从马王堆篆隶类帛书《阴阳五行》甲篇、《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养生方》、《胎产书》等中选择保存完整、字迹清晰的帛书,供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
03
《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古隶(一)》
《简帛书法大系: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汉隶(一)》从马王堆古隶类帛书《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老子》甲本等帛书中选择保存完整、字迹清晰的帛书,供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
04
《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古隶(二)》
《简帛书法大系: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古隶(二)》从马王堆古隶类帛书《五行》、《九主》、《明君》、《刑德》甲篇、《出行占》、《阴阳五行》乙篇、《天文气象杂占》等帛书中选择保存完整、字迹清晰的帛书,供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
05
《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汉隶(一)》
《简帛书法大系: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汉隶(一)》从马王堆汉隶类帛书《经法》《十六经》《称》《道原》《老子乙本》《周易》等帛书中选择保存完整、字迹清晰的帛书,供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
06
《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汉隶(二)》
《简帛书法大系: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汉隶(二)》从马王堆汉隶类帛书《经法》《十六经》《称》《道原》《老子乙本》《周易》等帛书中选择保存完整、字迹清晰的帛书,供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
资料: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辑:徐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