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东航师徒心心相印,民航精神代代相传

作者:东东

近期

中科院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

在网上引发热议

作者在奋斗路程中得到的老师帮助

令人深感温暖

每一位东航人奋斗的路上

也有很多师父与前辈的帮助与引领

今天,就和东东一起

看看那些师徒之间的故事

那些坚守初心的师父

东航有这么一些师父,他们虽然没有三尺讲台,却在各自的岗位上,教授出一批批优秀的东航人,为中国民航业的发展奉献出师者的力量。

潘晨光:培养一批批通信人才

机长潘晨光作为资深优秀的一线飞行人员、国际通讯报务检查员、教员,在确保做好飞行保障任务的同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不断探索教学标准、教学难点的解决办法,组织英语通信训练,为公司飞行队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通信人才。

在加入东航工作的10年时间里,潘晨光不忘初心、以身作则,圆满完成多个重要航班保障任务,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主动请缨并参与巴厘岛包机任务,接滞留的湖北籍同胞回家。飞行之外,潘晨光还担任国际通讯报务检查员、教员,多次参与研发股份英语通信课程和教学课件,为分公司储备优秀报务人才,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

副驾驶玄林松说:“飞行如人生,不跃不进,不怂不退,不磨叽,是潘晨光机长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对工作标准规范管理、细致入微,在带飞过程中注重实操教学、言传身教,当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无论什么时间给潘机长打电话,他都会尽力地帮助我们。”

刘健:师徒四人齐心协力

刘健是东航江苏公司飞机维修部的一名优秀的放行副主管,同时他也担负着为车间培养新同志的任务。2011年加入东航以来,他恪守着“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简单而质朴的原则,先后为车间带出了程建雲、郝思杰、潘燚阳三名优秀的维修人员,师徒四人同心协力,为公司航班的安全运行奉献着青春。

程建雲说,师父刘健对他在工作上的成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指引他在职业生涯的起点开了个好头。刘健对程建雲的悉心培养和耐心指导让程建雲逐渐养成了自己主动学习、不懂就举手的良好习惯,渐渐成长成了一名优秀的维修人员。

刘健、程建雲、郝思杰、潘燚阳都是东航江苏公司飞机维修部的中坚力量,工作上他们团结协作,默契配合,生活中的他们依然亦师亦友互为最佳拍档,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应大勇:培养空保尖兵

应大勇就是东航武汉公司资深优秀的安全员,他在确保做好飞行保障任务的同时,不断探索解决带飞教学中的难点,既完成自身飞行工作,又完成教学任务。多年来,应大勇同志为东航武汉公司空防安保队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空保尖兵,守护无数旅客平安出行。

应大勇在加入东航武汉公司之前,曾在部队服役多年,多次荣获嘉奖,也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军旅生涯帮助他磨炼出了坚强的意志和敢打敢拼的精神。转业后,在加入东航武汉公司工作的十多年时间里,他坚守信念,兢兢业业,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参与了抗疫物资搬运保障任务。

在不少新学员眼里,应大勇是一位雷厉风行的严师,他严抓纪律管理和安全红线意识,对工作标准规范管理、细致入微,在带飞过程中注重实操教学、言传身教。当带飞学员们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师徒情谊又化作亲情,应大勇也成为了学员们的好兄弟,“当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无论什么时间给应大勇打电话,他都会尽力地帮助我们。”

那些薪火相传的时光

无数的师者,以身作则,躬身于此。他们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无私传授于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桃李满天下、传承自飘香。

1991年刚刚开启飞行生涯时,我就遇见了我的恩师——潘洁,记忆中师父对我始终是要求很严格的,说心里话飞行三十年了,直到现在我还是有点害怕我的师父。但是每次在我人生低谷和受到挫折时,最先陪伴在我身边的一定是我的师父,她给我鼓励、给我安慰、让我从困境中走出来。明年我也要退休了,现在的我也是桃李满天下,在我心里最重要的人还是我的恩师。

——山东分公司 陈蓉

三十多年前,我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踏入了空中乘务员的行列,成为了一名令人羡慕的空姐。刚入师门,师父前辈们谆谆教诲,使我不能忘怀。师父像大姐、像挚友,她对我如同家人般的呵护,至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自身素质的提高、经验的积累,我也成为了一名有着多年飞行经历的资深乘务教员。从事带教工作十几年,带过的学员不计其数,在带教中虽有艰辛,但同时也收获了尊重与喜悦,看着他们从一个个初入职场的小菜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优秀员工,能够独立处理问题,作为教员,我心中甚感欣慰。我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30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我愿意毫无保留的分享给我的学员们,愿她们能更好。

——西北分公司 孙卫华

我的师父叫马勇,他带领我走过我的首年机务生涯。师父作风严谨,工作认真负责。对于自己做过的工作,都要复查好几遍,甚至还要拍照留存。他也是个善于学习的人,我总能看到师父在学习,或者查看手册。因他出色的业务能力,班组的师傅们总是称呼他为“勇士”。

在我出错的时候,师父会耐心地引导我走向正确的方向。对于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他总能通过他丰富的经验,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让我明白该怎么解决困难。能遇到他,能学到这么多东西,实为我人生一大幸事。有这样的人生导师,我一定可以走得更远。

——安徽分公司 石颖智

我的师父是顾巧,记忆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是和师父一起保障一班登机时间比较紧张的航班,这趟航班儿童、老年旅客居多,很多都无法使用人脸识别,师父通过在登机前有效捋队,合理摆放拉带,提前告知特殊旅客需准备好身份证或登机牌等措施,大大提高了登机效率,最终我们成功完成了保障任务,我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暗暗的为师父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我的师父就是这样,无论是航班前地细心检查、延误时耐心地安抚旅客,还是无私地对我倾囊相授,她都是本着对工作的敬畏心,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岗位上言传身教,谱写着属于自己的诗篇。

——北京分公司 彭杨海

我的师父陈雪梅是带我第一次冲上云霄的那个人,作为东航甘肃分公司的一名乘务长,师父兢兢业业飞行30年,带过徒弟不计其数,我们这些徒弟们飞行再久也还是会记得师父当年的教诲。

还记得陈雪梅师父给我带飞的第三班航班,机上发生了旅客突发疾病的事件,她用丰富的经验以及冷静快速的处理方式让旅客及时脱离生命危险,也给我的带飞生涯上了完美的一课。在生活中,她也给作为外地人的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她更是见证了我在飞行中的成长,我们的师徒情缘将会无限传递下去。

——甘肃分公司 勾燕雯

沈伟强,作为山西飞行部五星机长,是一名优秀的70后教员,他带出的学员已经成长为山西飞行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80后的彭国伟机长,是沈教员的学生,除了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飞行任务,去年开始,他也挑起了授业解惑的担子。 年轻的90后小伙子高杨杨,眼下还是一名副驾驶,他从彭教员手里接过一杆一舵,正在朝着成为机长的目标前进。20年的时光,见证了这三代飞行员的成长,不仅是飞行本领在交棒,对工作的责任和敬畏同样也在传承。

——山西分公司 申瑜

那些深藏于心的感激

无数的学子,勤勤恳恳,将所学付诸实践,将感恩深藏。一代一代的东航人,将“传承”二字铭记在心。

2018年我经历了三个月的培训与一个月左右的岗前培训,终于迈入了人生第一份工作岗位。怀揣着忐忑与期许,我结识了我职业生涯的师父——于海鸥,公司同事亲切称她为“鸟姐”。师父身上有着东北人做事的热情果断和大大咧咧,促使本来慢热的我性格变化了不少。现在我工作三年多了,而师父也退休了,但她却是我职业生涯的领路人。一声师父,一生师父,谢谢您!

——浙江分公司 杨乐

陈彦辉是我的787带飞师父,短短的带飞时光转瞬即逝,我十分珍惜这段缘分,很幸运能在分大组时来到师父所管理的大组,在这里师父教会了我许多飞行之外的知识。一日为师也是终身为师,师徒情谊将伴随我的飞行一生。师父,谢谢您一直以来的教导和引领!

——云南公司 覃柯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121飞行员,除却基本驾驶术外还需要具备更综合的胜任能力。在"知识的储备和理解"以及"程序的应用"上,我有一位一直陪伴我成长的良师益友——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的段一烨老师。

很庆幸能与段一烨老师有一段师徒缘分,我们一直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进步。十分感谢段老师一直为我答疑解惑,我相信段老师秉承的实事求是、国际化标准化的理念,一定会让东航的理论培训工作越来越好。

——江西分公司 熊子轩

吴袁超师父是运控中心飞行签派部洲际签派放行分部的一名签派员,今年春节以后,我来到洲际签派放行分部进行跟班学习,师父为我制定了全面细致的带教计划和讲解内容。在他的耐心指导下,我收获满满。

十分感谢师父吴袁超那么用心的带教和付出,希望我能够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放行签派员,为东航运控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运控中心 薛诚勇

浓浓东航师徒情

从刚参加工作的稚嫩青涩

到经受历练后的踏实沉稳

从日常工作的事无巨细

到紧急时刻的挺身而出

一代代东航人

在师父和前辈的言传身教中

将民航精神薪火相传

今日互动:

在你的学习和工作中,谁是你最想感谢的人呢?

●精神谱系 | 开放创新 成就“浦东奇迹”

●东航集团“追寻精神谱系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圆满结束

●拳拳父爱心,脉脉东航情

●端午忆屈原:传承民族精神 凝聚前行力量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