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弄,原名“槐安坊”,位于岳阳街道,岳庙西侧,南起中山中路,北至荷叶埭,长约180米,宽约2米,是居民区主干道。2001年建岳庙商业街区,弄被拆除了。
“莫家弄”的名字由来可以串联出很多书画名家的故事。据传明代画家莫是龙父子居住于此,所以称为“莫家弄”。莫是龙出身仕宦之家,他的父亲是莫如忠,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莫如忠是个功力深厚的书画家,董其昌曾经评价说:“吾乡莫中江方伯书学右军,自谓得之《圣教序》。然与《圣教序》体小异。其沉着逼古处,当代名公未能或之先也。”有这样的父亲从小教之习字,莫是龙幼时学书画自然较常人高出一筹。
董其昌早年在莫家私塾就读,结识莫是龙,与他谈书论画,奠定了日后的书画理论基础。可以说,莫是龙对松江画派的形成和发展厥功至伟。董其昌最负盛名的“南北宗论”,早年莫是龙已经提出,后董其昌继承莫是龙的思想,按着南宗发展的脉络,集齐元四家、董源、王维的真迹,利用自己的书画造诣和影响力,将“南北宗论”推至画坛正宗。
2020年12月,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曾推出“云间三友、逸笔丹青”——董其昌、陈继儒、莫是龙书画艺术特展,其中就有董其昌与莫是龙关系渊源的梳理。
除了莫是龙父子、董其昌,莫家弄还与另一位书画大家有关,那就是程十发。1921年,程十发在莫家弄出生,后迁至富家弄居住。“程十发”这名字起得颇能体现文字的机趣,“发”和“程”是古代一种度量衡单位,《说文解字》有解释:“程,晶也。十发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
讲完书画,再来看看莫家弄的烟火气,这里曾是松江老城一条原始的商业街。糖果店、杂货店、理发店、裁缝店、豆腐店、旅馆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这里都有。旧时在弄堂里还开设过多家报馆。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官网有记载:“民国22年,国民党县党部创办机关报《松江民众日报》,总编徐力行,发行量不到200份,社址在县城莫家弄。”
给附近百姓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是莫家弄西侧的明华电影院,每到电影散场,弄口总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据回忆,电影院里的座椅都是整排的木板凳,座位之间没有分隔。那时看电影是人们的主要娱乐,大家非常喜欢去那里看电影,特别是小孩子们。来看电影的,还会顺便到昇昌南货店逛逛,买上点零食。一排直角形的玻璃柜台,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糕点、 糖果、蜜饯等,总能让走过的人驻足看上几眼。
曾给予很多人温暖的莫家弄,如今已经在时代中隐退了,原先的居民在拆迁后也散居到了松江各处,那些曾经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也在城市的快速更迭中慢慢消失。
■文 牛立超 ■图 除署名外,其他为网络图
■栏目责编 沈莉娜
■栏目主编 代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