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方松街道退休教师季桂华的一双巧手,小小的碎布条,通过剪、拼、贴等工序,能变幻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布贴画作品。走进季桂华的家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她的布贴画作品,奔驰的骏马、绿油油的丝瓜藤、俏皮的娃娃,全部都由布头拼贴而成,惟妙惟肖,让人叫绝。
“我是退休之后开始学的,当时感觉特别好看,而且材料也比较好获取。”季桂华今年78岁,退休之前是一名小学教师,职业练就了她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当时松江老年大学开设了布贴画的课程,季桂华毫不犹豫报了名,“一眼看上去就很喜欢。”
画图、拷贝、剪切、蒙布、包边、组合、修整,小小的布贴画,看上去好像只是简单地将布条剪裁后拼接上去,其实背后经历了多道工序。季桂华告诉记者,制作的第一步就是选图,平时看到好看的图片、有趣的场景,她都有意识地收集起来,把照片打印下来,照着样子去描摹。“无论内容是什么,画面上物体的轮廓越清楚越好。”按照画面上物体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层次,把每一部分的轮廓都描出来,并标上编号。她拿出来一张图纸,密密麻麻全部标满了数字,有点类似小朋友玩的拼图,极其考验耐心和眼力。用复印纸把每部分的轮廓拓印在印制板上,用剪刀逐一剪下来,尽量剪得光滑、圆顺。在剪好的每个部分正面,涂上胶水,按照喜欢的颜色选择布料,给每部分蒙上布,并给四周包上边,捏实、压平,这个部分就完成了。若干个部分做好之后,拼接在一起,就是一幅完整的布贴画。
为了让作品更加立体,呈现出浮雕的效果,季桂华不断创新手艺,在布料下面衬上海绵,整个画面高低起伏,显得更为饱满。“每个布贴画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想要做好布贴画,用心很关键。”季桂华介绍说,即使是同样的步骤,做出来的效果也可能大相径庭,因为布料有色泽、花纹、质地、肌理的区分,每个流程也都有各自的讲究,只有精挑细选,又细细裁剪、缝制、贴合,才能呈现最佳效果。
接下来,季桂华打算将布贴画与纸盘相结合,通过不同的展现载体,不断创新布贴画的形式,让布贴画在这一方小世界里交织出传统与现代、手艺与设计的广阔空间。
■文 牛立超 ■图 姜辉辉
■栏目责编 杨露
■栏目主编 代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