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积极情绪的力量——幸福的双刃剑》
王艳梅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所有人都追求幸福,
但幸福与痛苦常常同行。
它像一把双刃剑,
提醒我们关注积极情绪,保持适度平衡。
几乎所有人都以快乐和幸福作为前行的目的,在心理学中它指向积极情绪,积极情绪通常被认为是对所有感觉良好的情绪的总称。我们需要了解积极情绪的力量和意义,它旗下的敬畏、自豪、感恩、爱、希望等不同类型的情绪的特点、过程和发生规律,利用这些积极情绪去抵御生活中的应激和压力,构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平衡,最终实现欣欣向荣的、幸福的人生。
这本书从情绪科学的角度入手,汇总了情绪心理学的理论和科学实证研究成果,科学地解析积极情绪。它讨论了诸多主题:人类为什么进化出了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拥有什么样的力量?如何在研究中诱发真实可靠的积极情绪?我们如何表达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有哪些特定的面部表情或身体姿势?积极情绪能帮助人走向成功吗?敬畏、自豪、感恩、爱与希望都是什么样的情绪体验?
最重要的是,虽然我们都渴望快乐,拥有最多样化的积极情绪,但应该将积极情绪最大化吗?作者提醒我们,积极情绪能够让我们顺利应对压力,走过荆棘;压力事件带来的悲伤、恐惧等消极情绪,也会存储在记忆中,成为永难忘记的经验和教训,帮助我们在未来更有效地避免压力事件再次发生。因而,我们应该理性地追求积极情绪,保持适度的消极情绪,才能拥有最佳的状态。
图书详情
王艳梅副教授的学术专著《积极情绪的力量——幸福的双刃剑》于近期出版,该书在积极心理学的大框架下,围绕积极情绪的心理学理论和最新的实证研究成果,从科学的角度理解人类瞬息万变的情绪的科学规律,引导人们形成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和谐共生的科学幸福观。
本书共五个部分。
1
不论是消极情绪还是积极情绪,都有其特定的适应性价值。恐惧促使个体逃跑,有助于个体逃离威胁;愤怒促使个体攻击,有助于个体捍卫利益;而积极情绪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提升个体在工作或学业的绩效表现。总之,消极情绪助我们生存,积极情绪促我们成长。本书的第一个部分,从心理学的角度,解析情绪对人类繁衍与生存的重要意义。
2
温暖的真心笑容可以提升你的人际吸引力;开怀大笑可以有益于身心的健康;情侣之间笑声的同步性是恋人关系满意度的可靠指标;温柔的触摸能够增强伴侣之间的幸福感,降低疼痛;悦耳的音乐可以让人身心放松,治愈悲伤;优美的风景能让人身心放松,缓解焦虑和压力;美味的甜食能让个体精神振作,重获快乐。本书的第二部分着重阐述积极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多样化表现,探讨如何利用我们的积极情绪实现积极的人生发展,实现人生的卓越。
3
积极情绪能使员工在工作中进入忘我状态、绩效更佳、收入更高、创造力更强,积极情绪也会使个体有更幸福的婚姻,更多的助人行为;虽然积极情绪与个体在人生各个领域的成功有密切关系,但积极情绪也会让个体冲动冒险,决策更不理性;有更多的错误记忆,不能够胜任某些类型的工作,甚至使个体一味追求享乐而不思进取,沉迷或成瘾。本书的第三部分旨在梳理积极情绪对个体的双面性作用,论证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和谐共生才是科学的幸福观。
4
敬畏增加了小我之感,激发人们探索未知;自豪激励人们追求卓越,预示高社会地位;感恩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缓解对死亡的恐惧;爱有助于个体全方面地提升自己,爱包含多种心理要素。浪漫的激情爱虽然美好,但温馨的陪伴爱才是永恒的。希望帮助个体应对困境,增强幸福感。本书在第四部分诠释了敬畏、自豪、感恩、爱和希望这五种类型的积极情绪的心理学规律以及可能的负面作用。
5
在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获得积极情绪的方法,譬如将你爱的人或地点、事物的照片,挂在自己随时可见的地方;看自己喜欢的书,欣赏能够激励你的音乐、电影;每天有8个小时的优质睡眠;每周进行科学的、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和幽默的人在一起;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每天做有规律的事情,体验人生的意义感;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把金钱花在体验上而不是物质上等等。总之,请享受当前的积极情绪,发现更多的积极情绪,创造更多的积极情境,主动增加自己和他人的积极情绪。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探讨如何从科学的途径实现积极与消极的和谐共生,获得幸福。
作者简介
王艳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获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关注人类积极情绪的功能与神经机制,情绪调节,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参与并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在《Cognition and Emotion》《心理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任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基础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编辑推荐
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
快乐和痛苦相生相成,互相衬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心理学家一直关注消极情绪对人的影响和如何治疗心理疾病,很少有心理学研究触及积极情绪。为何我们会忽视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拥有什么样的力量与阴暗面?如何在生活中科学地寻找快乐与幸福?这是本书试着引领读者完成的任务。
来源:上海教育出版社
编辑:徐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