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除夕的城隍庙九曲桥(1935年)
//////////////////////
今年11月10日是漫画大家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先生绘画一生,作品无数,其代表作“三毛”的漫画形象深入人心,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三毛流浪记》等连环漫画至今整整影响了中国五代人,还蜚声海外。张先生笔下的“三毛”为何有这样超越时代的强大艺术生命力?可以用三个字来赏析归纳,即 “广、精、真”。
张乐平自画像
//////////////////////
装束(1936年)
站在自己的岗位上(1939年12月6日)
广——影响力广。
张先生笔下的《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无字漫画,仅靠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来表达作品。无字漫画,是国际上公认的最高级,也是最难表现的绘画艺术,连不认字的儿童或不识汉字的外国人都能看得懂。《三毛流浪记》流传十分广,在国内总发行量接近2千万册,此外还分别在法国、意大利获得国际顶级漫画节文化遗产奖、世界无字书大奖——特别荣誉奖。这些足以说明该作品影响力广泛。
三毛日记1·向日葵(1950-1965年)
三毛解放了
三毛流浪记·前倨后恭
无题
精——艺术精美。
张先生笔下的“三毛”活灵活现,人见人爱。三毛形象之所以成功,首先“三毛”的名字取得很亲切,就像是邻家的小孩,其次三毛艺术形象塑造得很可爱,形象加名字的完美重叠,使形象更易于识别,有鲜明的符号感。更主要的还在于张先生深入社会,细心体察百姓生活百态。为了画好作品,他与流浪儿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此基础上通过艺术提炼而创作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成就了“三毛”一系列作品的经典和精彩。
东郭先生(1955年)
马儿不吃草(1957年)
比谁的快(1957年)
真—— 真情实感。
文艺作品靠真情实感打动人。1947年的一个雪夜,先生在回家路上看见三个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流浪儿,正围着一个小铁罐吹火取暖,当晚他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出门发现两个流浪儿童已被活活冻死。此事深深刺痛了先生的心,他奋然提笔创作了连载漫画《三毛流浪记》。他笔下的“三毛”,是当时社会穷苦百姓生活的真实缩影,作品散发着先生爱民的赤子情怀和艺术家人性的光辉。“真”是三毛系列作品的灵魂和核心,也是作品艺术魅力经久不衰之所在。
江南小女孩(1979年)
//////////////////////
张乐平先生从未受过美术专业院校培训,属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画家,天才加勤奋成就了这位漫画大家。他秉性善良,为人仁厚,内心深处爱憎分明。他用手中的画笔歌颂人间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纵观张先生的漫画,现实性、战斗性、幽默性是他的最大特色。张乐平的艺术成就永载世界漫画史和中国美术史。
//////////////////////
小猫咪咪
为纪念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回眸——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于2020年11月10日至2021年1月5日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0米层15、16展厅展出。
本次展览由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上海市美协顾问朱国荣策展。朱国荣表示,张乐平是中国杰出的漫画家,他对现代美术的贡献被漫画成就所掩盖,这次展览意图从美术史角度,对张乐平及其作品作了重新发现。
展览现场
展览分“不朽三毛”“绘事春秋”“辛勤园丁”三大板块,展出张乐平先生的400余件作品,作品类型包括漫画、国画、剪纸、时装设计、战地速写、彩塑、小说插图等。其中,策展方精选的60幅中华艺术宫馆藏的《三毛从军记》原作,系首次向公众展出和亮相。
文编 | 秦 岭
美编 | 潘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