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新书丨《魏晋南北朝通史》

《魏晋南北朝通史》

[日]冈崎文夫 著

肖承清 译

中西书局

内容简介

《魏晋南北朝通史》是冈崎文夫的代表作,当它在1932年出版时,甚至中国国内也没有关于这一时期的断代史专著。这本著作极大影响了日本的中国中世史研究。

全书分为内、外二编,内编为六朝政治史的概说,分魏晋时代、东晋五胡时代、南北朝时代(南朝篇)、南北朝时代(北朝篇)四章,主要探究魏晋南北朝时代权力的迁移;外编则分为“魏晋文明”“南朝文明”“北朝文明”三章,专述人文化成之迹,认为从南北朝时代到隋唐时代,国家法制有了极大的变化,继承了北朝国家体制、又包含了南朝文化的隋唐帝国由此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作者简介

冈崎文夫,日本中国中古史研究者。出生于富山县妇中町(今富山市)。由第四高等学校进入京都大学史学科,醉心内藤湖南的学风,毕业后升入大学院继续研究。留学中国两年,回国后,任佛教大学教授,1924年被招为东北帝国大学助教授、教授。1949年退休前在仙台,与同僚青木正儿、武内义雄并称“中国学三羽乌”。

其学不拘章句而务大局,著有《古代中国史要》《魏晋南北朝通史》《中国史概说(上)》等,其中《南北朝的社会经济制度》尤称名著。另有大量论文,在问题的选定、论证上有天才般的灵感。

学者推荐

1

焕卿昔游京都大学,潜研乙部,夙晓义法,及乎教授东北大学,用力益专。贯穿蔚宗、承祚以下南北史诸书,而典制礼俗参之《通典》《潜夫论》《昌言》《人物志》《抱朴子》《颜氏家训》、汉魏六朝家集,释老二氏之言参之《藏经》、《僧传》、《弘明·广弘明》二集,乃至近代顾宁人、赵瓯北、章太炎及此间并世师友之说,洽览博稽,莫不折衷,而天数世道潜运默移之故,犹燃犀而烛照焉!

——内藤湖南

(摘自《魏晋南北朝通史•序》,弘文堂书房,1932年版)

2

提及中世论的相关话题,冈崎文夫在六朝复杂的政治进程之中,捕捉到了贵族政治的动态性发展。他撰有一部名著《魏晋南北朝通史》(1932年初版)。这本书认为,贵族阶级从汉代社会内部孕育出的名望家层开始,发展到了六朝时期,把军阀、政权牢牢掌控在手中,确立了他们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权威。然而,当取得政治权力之后,他们却又经历了一个颓废、自灭的过程。如果直截了当地说,那就是社会性权威从政治权力之中(脱离并)自立,进而凌驾在政治权力之上,并将其包摄,从而完成了历史性生命体的主旨。权力与权威的分裂以及融合,是中世史的显著课题。冈崎文夫将之运用到六朝政治中,使贵族政治的动态得以明了。

——谷川道雄

(童岭译自《中国中世の探求:历史と人间》,日本エディタースクール出版部,1987年版)

3

此书内外编所收叙述的对象不同,著者所根据的资料亦复不同。内篇注重政治方面,以《资治通鉴》为骨干,间或参考八书二史,采撷比附······冈崎氏的文章很流畅,征引文字简短的照录原文,如果冗长或稍稍费解,他便用日文意译。既然是普通的叙述,而非考证,这办法对于东邦的读者反倒相宜吧。外篇注重制度文物和学术思想。前者虽然有《通典》《通考》和各史的志,但并不能完全抄录,许多地方还待整理和补充,至于学术思想更没有成书可以依据了。因此,外篇大抵是著者综合旧有史料研究的结果,也许可以说是此书精采所在。

——周一良

(摘自《评冈崎文夫著〈魏晋南北朝通史〉》,原载《大公报》1936年4月23日第十一版)

4

(冈崎文夫)1949年退休前在仙台,与同僚青木正儿、武内义雄并称“中国学三羽乌”。其学不拘章句而务大局,著有《古代中国史要》《魏晋南北朝通史》《中国史概说(上)》等,《南北朝的社会经济制度》尤称名著。另有大量论文,在问题的选定、论证上有天才般的灵感。

——宫崎市定

(摘自肖承清《魏晋南北朝通史•译后记》,译自《日本大百科全书》“冈崎文夫[1888—1950]”条,小学馆)

5

冈崎文夫1932年出版的《魏晋南北朝通史》可能是最早的全面叙述该时段的通史,而且即便今天看来仍是精彩的,无论构架还是叙述重点的选择,都有其独到之处。著作本身的价值,前辈学者已多有论及。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前的序言是由内藤湖南所作,短短一千多字文言,却足以展现出内藤的伟大。

——陆扬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内编

第一章  魏晋时代

第一节  东汉宦官之害

第二节  内乱的发生与权力的分散

第三节  董卓之乱

第四节  曹操统一北部中国

第五节  三分之势形成

第六节  曹操、刘备称王号

第七节  三国分立及其纷争(一)

第八节  三国分立及其纷争(二)

第九节  魏室衰败,司马氏兴起

第十节  西晋的统一

第十一节  西晋的衰亡(一)

第十二节  西晋的衰亡(二)

第二章  东晋五胡时代

第一节  秦汉以来胡汉关系概述

第二节  北部中国匈奴兴亡始末

第三节  东晋——晋政权复活于江南

第四节  前燕、前秦始末及北部中国诸国

第五节  东晋的衰亡

第三章  南北朝时代(南朝篇)

第一节  刘宋的全盛期

第二节  宋的衰运

第三节  南齐的兴亡

第四节  梁武帝之治

第五节  北魏与齐梁的交涉以及侯景之乱

第六节  陈的兴亡

第四章  南北朝时代(北朝篇)

第一节  鲜卑拓跋部的迁移

第二节  北魏的兴隆

第三节  北魏的全盛

第四节  北魏的衰亡

第五节  新势力的兴起

第六节  北齐、北周的兴亡

外编

第一章  魏晋的文明

第一节  东汉的经术主义

第二节  东汉风俗的败坏

第三节  东汉末的乱离状况

第四节  汉末三国初期的政治论与曹操的统治方针

第五节  魏西晋间政术的转移(一)

第六节  魏西晋间政术的转移(二)

第七节  魏西晋间政术的转移(三)

第八节  魏西晋间思潮的转移(一)

第九节  魏西晋间思潮的转移(二)

第十节  魏西晋间思潮的转移(三)

第二章  南朝的文明

第一节  江域被化小记

第二节  建康的奠都与南地的文运

第三节  南朝治下江南的一般经济状况及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

第四节  南朝的社会制度

第五节  南朝的风俗思潮梗概

第六节  南朝的佛教

第三章  北朝的文明

第一节  “五胡之乱”期的北部中国

第二节  北魏的统治

第三节  北魏的政术

第四节  北齐北周政术概论

第五节  北朝佛教梗概

后记

译后记

来源:中西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