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雅韵”中秋重启 梅陇文化馆响起“武林筝韵”

创立于2015年6月的“国乐雅韵”至今已成功举办58期,是徐汇区乃至全市第一个以非遗为品牌特色,也是第一个专门针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的品牌。对于熟悉梅陇文化馆舞台的社区观众而言,“国乐雅韵”更是有着深厚的影响力。9月25日,因疫情影响暂停的“国乐雅韵”中秋重启,迎来第59期,舞台上再度响起的“武林筝韵”,受到了社区观众们的热烈欢迎。

△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浙派古筝”市级传承人孙文妍

梅陇文化馆演艺厅内座无虚席,重启后第一期(总第59期)“国乐雅韵”继续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的脚步,特邀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浙派古筝”市级传承人孙文妍以及著名古筝演奏家罗晶等名家,为社区观众带来一场浙派古筝的音乐盛宴。

浙派古筝又名“武林筝”,唐宋年间起源于浙江杭州地区,逐渐发展为中国古筝著名流派之一。2015年7月,“浙派古筝艺术”被列入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全国五大筝派之一,浙派古筝艺术既保存了传统的平和、温婉、细腻和节制的美,也引入了西方的作曲技法和演奏技法。不仅在传统15弦筝的基础上成功改良成为21弦筝,将原来15弦筝的音量与音域进行了扩大与扩充,同时还以江浙沪的丝竹乐与弦索十三套的曲谱为主,乐曲的篇幅长、内容丰富、技法新颖、表现的幅度变化较大,在音质、音色上,比较细腻、清丽且抒情性强。

演出中,《凡忘工》《霓裳曲》《四合如意》《将军令》等浙派古筝代表性曲目轮番登场,经由名家演绎,让观众沉浸于古筝的无敌魅力中。已过耄耋之年的孙文妍老师还现场为观众们讲起“浙派古筝”种种,同时展示了珍藏已久的珍贵手抄曲谱,让观众们啧啧称叹。整场演出间还不乏互动小游戏等,让观众们度过了一段轻松难忘的美好时光。

记者:耿洁玉、陆海捷

编辑:赵玥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