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是空调给的”并非戏言?高温使人衰老的程度不亚于吸烟喝酒

原文作者:freda kreier

一项长期研究显示,人们对高温的暴露越多,越会加速身体的衰老。

身体对极端高温的暴露越多,生物学衰老的速度就越快。来源:patricia de melo moreira/afp via getty

长期暴露在极高温事件中,会加速身体的衰老进程,增加身体对疾病的脆弱性,一项对台湾24922人的长期研究发现。

该研究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1],指出高温累积暴露量的适度增长,会增加一个人的生物学年龄——其作用程度与长期吸烟或饮酒相当。人们暴露的极高温事件越多,他们的器官就衰老得更厉害。这是证明极端高温会对人体造成可见影响并“拨快”生物学时钟的最新一项研究。

暴露在极端高温中,尤其是长期暴露,会耗竭器官并可能致命,但“高温会让人衰老这件事是出乎意料的”,未参与该研究、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环境卫生科学家paul beggs说,“这项研究是一次提醒,提醒我们有多脆弱,很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对我们健康的负面影响。它重申了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迫切需求。”

加速衰老

年龄不仅仅是时间流逝的结果。此前研究已经发现了一系列因素——包括环境与社会压力、遗传与医学干预——与衰老相关生理学改变信号的关系。这会让人们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痴呆症[2]。

为了研究高温对衰老的长期影响,研究团队分析了2008至2022年的体检数据。这段时间内,台湾经历了约30次热浪,该研究对热浪的定义为多天内一段时期的气温升高。研究团队利用多项医学检查的结果,包括肝、肺和肾功能,血压和炎症的评估指标来计算生物学年龄。作者随后将生物学年龄对比了根据受试者地址判断他们体检前两年里可能暴露的总累积气温。

研究发现,人们经历的极端高温事件越多,他们衰老的速度就越快——受试者暴露的温度每升高1.3°c,他们的生物学时钟平均拨快0.023–0.031年。

“这个数字可能看起来不大,但随着时间和人口的累积,就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影响。”该研究通讯作者、香港大学环境流行病学家郭萃表示。

体力工作者和住在偏远地区的人会受到的健康影响最大,这可能是因为这些人使用空调的机会更少。但研究也发现了意外惊喜:热浪对衰老的影响在15年的研究期间有所下降。这种高温适应的背后原因尚不明确,但降温技术的普及可能是原因之一,郭萃说。

无论如何,“这里要传达的信息是,高温会使你比通常情况下老得快一点,而这是你想要避免的,”未参与该研究的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的环境流行病学家alexandra schneider说。

科学家估计,气候变化使热浪发生率增加了30倍。来源:perry svensson/alamy

升温

2023年,德国的研究发现,气温高与更多的衰老的表观遗传标志物有关[3]。对美国3600余人的一项研究得出了类似结论,该研究通过分析dna标志物发现,极端高温会使受试者过早衰老[4]。

这项最新研究关注了长期高温暴露的影响,而这更容易产生终身的健康影响。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气候变化带来了更多的极端高温事件。截至2010年,美国如今每年有6轮热浪——而1960年代只有2轮。2022年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致命高温见证了气温突破50°c,而科学家估计,气候变化使这类热浪的发生率提高了30倍。

热浪的日益频发,加上他们对健康的影响,敦促我们必须保护弱势群体,郭萃说,“高温不是一个个人风险因素,而是一个全球问题。”

参考文献:

 chen, s. et al. nature clim. change https://doi.org/10.1038/s41558-025-02407-w (2025).

gao, x. et al. qjm 117, 257–268 (2024).

ni, w. et al. environ. int. 178, 108109 (2023).

choi, e. y. & ailshire, j. a. sci. adv. 11, eadr0616 (2025).

原文以repeated heatwaves can age you as much as smoking or drinking标题发表在2025年8月26日《自然》的新闻版块上

© nature

doi:10.1038/d41586-025-02729-x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英文原文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25 springer natur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经授权转自:自然系列(id: nature-portfolio)

编辑:公子欣

上观号作者:上海科协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