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拉晾衣绳、在公共区域随意晾晒,曾是宝山区淞南镇华浜新村居民区基层治理中的顽疾。过去,社区张贴过不少“禁止乱晾晒”的通知,物业也多次清理违规拉绳,但效果甚微。居民陈阿姨一句话点出了关键:“谁家没有几件要晒的衣物?不让拉绳可以,但总得给我们个地方晒吧?”
晾衣架改造前
健身区改造前
类似的矛盾也出现在83号健身区——老人们自带座椅挤占锻炼空间,健身器材也变“临时座椅”,争执时有发生。
居民的急难愁盼,就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5年初,华浜新村居民区党总支在制定年度“让居民打钩”候选项目清单时,没有回避这些“疑难杂症”,反而主动将“新增晾衣架与休闲椅”列入选项,交由居民自主选择。果然,雀屏中选。
从“纸上谈兵”到“落地生根”,考验的是执行力。华浜新村居民区党总支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召集“三驾马车”联席会议,围绕“选址是否合理”“样式是否便民”等议题反复磋商。共建单位继发物业主动承担了项目改造的资金。
经过多次实地勘查,最终“三驾马车”一起确定了13处“不挡路、不遮光、方便到达”的晾衣架安装点位。这些选址既方便老人晾晒,也避免了孩童攀爬,在细微之处体现出对不同群体的周到关注。
83号健身广场作为小区老年人聊天歇息的主要场所,原有设施远不能满足休息需求,进行合理改造也是势在必行。如今,10张带扶手的防腐木休闲椅已在健身区周边“安家落户”,既不占用锻炼空间,也方便看护孩童的老人随时落座休息。
更令人感到暖心的是,施工方还对小区内近十处原有晾衣架的损坏部分进行了免费修缮。
如今的华浜新村,私拉晾衣绳的现象不见了,健身区的争执也消失了。居民们感慨地说:“社区把我们的难处放在心上,我们自然也会把社区的规矩放在心里。”
不求速效的整治,但求长久的和谐。“让居民打钩”民生实事项目里的“小钩钩”,钩住的是真真切切的期盼,承载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华浜新村居民区党总支用行动证明:社区治理的智慧,不在于擘画多么宏大的蓝图,而在于把每一件关系民生“微末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这份从“需求清单”到“幸福账单”的转变,生动体现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量。
通讯员:王宁帆
编辑:张思源
资料:淞南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上观号作者:上海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