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天气预报”成了公寓里最暖的声音!

“下雨咯,邻居们收衣服哦——”

在长海路街道教师公寓居民区,这句带着暖心的提醒成了居民口中独有的“人文天气预报”。而发出这声呼唤的,正是小区里一位普通却不寻常的楼组长——朱叶。

没有高科技设备助力,也没有亮眼头衔加持,朱叶用一声声叮嘱、一次次敲门、一件件小事,把一栋老年居民比例高的公寓,编织成了温情流动的家。

一句“收衣服”

是她最朴素的守护

教师公寓是一个有着特殊楼情的小区,楼栋里老年人多、独居老人多、老党员多,这样的“三多”楼栋需要楼组长多加关注。

天气突变,对年轻人来说或许是手机里弹出的一条推送,但对很多不擅长使用智能设备的老人来说,可能意味着阳台上晾晒的衣被被淋湿,甚至导致地板打滑、带来安全隐患。朱叶把老人们的这些“麻烦”,实实在在放在了心上。

她养成了时刻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乌云初聚、雨还未落,她的声音就会准时在楼道里响起,像一道贴心的“人工预警”,以防邻居们的衣物被雨水打湿。

“太贴心了!”提起朱叶,居民总忍不住感慨,“有时候我自己在忙,没注意天气,她这一喊,真是帮了大忙。看似一句话的事,但让人心里特别暖。”

就是这样一句朴实无华的提醒,年年月月持续下来,渐渐成了这栋老楼里最具辨识度的温情符号。

“闲不住”的楼组长

成了老人们的“家里人”

楼组长的工作琐碎又具体,尤其在这样的“三多”楼栋里,更考验耐心和责任心。但朱叶从不觉得这是负担,她常说:“都是邻居,能帮一点是一点。”

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上门看望独居和高龄老人,陪他们聊聊天,看看有什么急需解决的困难;遇到高龄老人需要代买东西、代办小事,她总是主动接下,爽快帮忙;居委会发布的各类通知,尤其是关系到老人切身利益的福利政策、活动通知等,她总会积极转发、反复叮嘱、耐心解释。

她不仅是社区志愿活动的骨干力量,更是居委会和居民之间的“连心桥”。楼道里的各种问题,她都看在眼里,并及时向社区反映,推动问题尽快解决。“有她在,我们这些老同志心里就特别踏实,非常温暖!”提起她,居民们满是称赞。

家风正传承

从军人子女到楼组“暖心人”

朱叶的热心肠,并非无源之水,而是源于刻在骨子里的家风传承。

作为一名病故军人的子女,她从小在奉献和担当的家风中长大。父亲虽已离开,但军人的责任感、乐于助人的精神,早已深深烙印在她心里,成了为人处世的准则。

如今,她把这种精神带到了社区,带进了楼道。在朱叶看来,楼组长不是一个职位,而是一份“邻里亲情”的责任。她用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真情,一点点消融现代楼宇间的隔阂,重新编织起“远亲不如近邻”的信任网络。

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楼组长,用自身的坚持和细心,守护着一栋楼的日常。她没喊过响亮的口号,没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成了许多老人心中最可靠的“主心骨”。

朱叶用一声声朴实的提醒、一次次真诚的付出,精心守护着这个“三多”楼栋的和谐与安宁,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楼组长的奉献精神和一名军人后代的责任传承,她用行动让尊老爱老、邻里互助的文明新风在社区蔚然成风。

一句“收衣服咯”,喊出的是天气变化,传递的是邻里温情。而在杨浦区长海路街道的教师公寓里,朱叶的故事,正成为超大城市老旧社区中邻里互助、基层治理最具象、最动人的缩影。

文字 | 汤顺佳

编辑 | 奚宇轩 查艺宁

图片由教师公寓居民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

上观号作者:上海杨浦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