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儿哇——滋儿哇——滋儿哇——”
盛夏的上海,
除了蒸腾的暑气,
还有铺天盖地的蝉鸣。
走在街头巷尾,
那此起彼伏的叫鸣声
仿佛成了城市的背景音,
甚至“上海蝉尿如下雨”话题
一度冲上热搜,
令人哭笑不得。
(文末有彩蛋)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
今年的蝉为何格外多?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周兴苗介绍,蝉存在“大小年”现象,这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非生物和生物因素。例如,蝉卵在秋冬季孵化并落入土中时,环境和气候条件会影响其后续生长。而今年遇上蝉的“大年”,不同生长周期的蝉品种叠加出现,多种类同时迎来“大年”,使得蝉的数量格外多。
蝉的卵和幼虫对温度、湿度非常敏感。如果某一年夏季雨水充足、气温适宜,雌蝉的产卵成功率会显著提高,土壤中的幼虫也能更好地存活。成虫的寿命很短,通常只有1-2个月,它们的使命就是交配繁殖,雌蝉会将卵产在树枝的木质部里,卵孵化后,新一代幼虫又会落入土中,开启新一轮循环。
蝉为何会“尿如雨下”
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介绍,蝉尿液的成分主要是水,以及从树汁中带来的少量矿物质、植物代谢物,还有蝉自身代谢产生的极少量的含氮废物(如尿酸等),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极低。
蝉吸食的树汁密度很低,即便喝得饱饱的,其中含有的营养也远远不够。因此,它们在吸食的同时,会快速过滤出其中的营养物质。树汁里的水分会被蝉体内一个名为“马氏管” 的结构吸收,多余的水分则直接进入后肠,最终从消化道末端排出。而剩下的糖分被浓缩后,会被蝉消化吸收。由于蝉一直在吸食,尿液也在不断积聚,等攒到一定量时,就会一股脑儿排出。
为什么有些蝉排出的滴液量非常大?
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系动物学副教授汤亮表示,这和蝉的种类有关。他注意到,网友拍摄的“蝉尿如雨”视频中的蝉是黑蚱蝉,这种蝉本身个头大,而且喜欢集群,一棵树上会聚集很多雌雄个体,因此会有大量水珠滋出。尤其在蝉受精的时候,滴液也会“急得像尿液一样飙出”。
不建议在城市捕食蝉
蝉的确有食用和药用价值。蝉蜕(壳)是一种中药,含有甲壳素、蛋白质,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蝉体蕴含丰富营养物质,有很多蛋白质,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也高于一般肉类。
虽然蝉的确可以食用,但相关管理部门和绿化养护专家并不建议在绿化养护程度很高的城市化地区捕食蝉。因为蝉的主要食物是树木根系或枝干中的汁液,在虫害高发季节,城市绿化使用虫药的可能性较大,存在内吸性或系统性杀虫剂中的高浓度有害物质积蓄在树中,进而通过树汁迁移到蝉体内的风险。
此外,路边的行道树等绿化长期接触汽车尾气,可能富集土壤中的铅、锌等重金属,还可能含有高含量的致癌物多环芳烃;香樟等树木天然带有烷烃类、酚类、烯类、樟醚等成分,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这些物质也可能通过摄食蝉而迁移进人体。
有人认为,
有蝉鸣声才算夏天,
被蝉尿滋一下也无碍,
可要是树上突然掉下个
.
.
.
“蝉妹妹”
图源:网友知予
该如何应对?
在线等,挺急的!
编辑:四月
综合整理自中国新闻网、解放日报、澎湃新闻、九派新闻
除已标注来源外,本文封面图及文内图片均来自包图网(获授权使用),转载可能引起版权纠纷。
上观号作者:上海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