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遗书”背后的风暴与和解

编者按

执行路上,法治铿锵前行。

为让生效判决落地有声,成为“真金白银”的过程更可感可触,即日起推出“执行札记”专栏,邀请一线执行法官讲述办案故事,分享破解执行难题的智慧与坚守。在这里,你将看到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的初心在一次次查人找物、一场场执行攻坚中淬炼成金。

让我们共同见证法院执行人如何以脚步丈量责任,用担当兑现承诺,奋力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在我担任执行法官的职业生涯里,被执行人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各种伎俩并不少见,但以一封真假难辨的“遗书”为武器、企图以极端方式对抗执行的案例却实属罕见。

这起离婚纠纷执行案件,因封突如其来的“诀别信”彻底引爆,激化了本就激烈的家庭矛盾。当感情的风暴席卷而来,执行法官如何在电光火石间稳住天平,抽丝剥茧辨明真相,更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为这破碎的三代人寻得条化解积怨、不失温度的解决之道?

“遗书”突现:悲恸与风暴

“谁敢动我儿子的别墅,我就吊死在这儿!”一个月前,徐刚(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的母亲康芳还拍着桌子冲我吼着,那份对拍卖裁定书的激烈对抗犹在眼前。

一个月后,春雨还带着料峭寒意,当我裹紧制服外套走进接待室时,这位老太太却攥着部手机在啜泣,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脊梁。

见我来,她颤巍巍递来一页纸:“法官,我儿子留了遗书……”

作为一线执行干警,我见过不少离婚案中的荒诞戏码,但徐刚的“决绝”仍令人心惊。半年前,法院判决其与前妻孟晶离婚,并责令支付230万元房产折价款。审理阶段明明查实他名下有大量存款与股票,执行阶段却只剩一套别墅,人也失联。

就在我向康芳送达拍卖裁定书后不久,这封“遗书”竟悄然出现在徐刚的床头柜上。“儿子不孝,先行一步”——信纸上,徐刚用潦草字迹宣告“诀别”,却对轻生缘由只字未提。

我注意到三个关键疑点:遗书仅处置别墅归属,未涉及其他内容;自称“生活所迫”,却与判决中查明的事实相悖;落款日期恰在执行程序启动后,更添蹊跷。

“法官,若是徐刚真没了,房子是不是就不能拍了?”老太太突然抓住我的手腕。“孟晶可不是什么好人,我们一分钱都不会给她,我孙子的抚养费她还一分没付,她恶人先告状!法官同志,您可千万别拍卖房子啊!儿子要真没了,房子再没了,我也活不下去了!”她的哭喊中交织着绝望与对抗的怒火。 

风暴中心:迷雾与博弈

送走情绪失控的康芳,我立即拨通申请执行人孟晶的电话。

“自杀?他没那个胆!肯定是康芳把他藏起来了!法官,您必须立刻拍卖房子!”孟晶的强硬态度让我始料未及。

到底是心力交瘁自寻短见,还是假借自杀逃避执行?真相未明,这封“遗书”已然成为点燃家庭积怨的导火索。

挂断电话,我翻阅案件审理卷宗,希望了解徐刚的抑郁症病史。经查后发现,他虽然在庭审中多次提及因离婚风波患上了抑郁症,却从未提供过医院诊断证明,更拒绝接受法院委托的精神鉴定。

他收入颇丰,事业有成,开豪车、住别墅,还取得了儿子的抚养权,进入执行后却变成了“穷光蛋”,他的钱去了哪里?另外,康芳若真刚刚经历丧子之痛,为何不先报警寻人,反而第一时间来法院阻止拍卖?

为破解迷局,我展开调查:第一步,核实报警记录,康芳在派出所的陈述含糊其辞。第二步,调取行动轨迹。大数据显示,“遗书”落款时间前后,徐刚的踪迹始终在自家别墅周边。

翌日,我突击走访徐家。潮湿的空气里浮着老式雪花膏的香气,康芳开门后的身影同墙上“家和万事兴”的刺绣映成荒诞的对比。

“康阿姨,有徐刚的消息了吗?”我明知故问。“李法官,我确实找不到他了,来来来,先坐。”

当我提议查看二楼房屋现状时,徐父擦着汗阻拦:“小刚还在睡觉,别打扰孩子。”我低头看表,周二上午十点,本该在教室的孩子此刻却成了口中的“挡箭牌”。康芳突然站到楼梯口,攥着扶手摆出防御姿态。

经过前期交锋,我深知康芳性格刚烈急躁,若是我今天执意要上楼,必引发剧烈冲突,场面可能彻底失控。况且今天二老态度已有松动,甚至主动提出愿意筹钱支付折价款,我顺水推舟,强调若能积极履行,申请人也同意撤回执行申请。

执行需要穿透迷雾的智慧,更需要化解风暴的耐心。强攻可能两败俱伤,引导和解方为上策。今日,我选择以退为进。“既然这样,那就不影响小朋友休息了,房子的现状和你们的态度我也大致了解了,康阿姨和徐叔叔,还请你们多联系徐刚,积极解决问题才是出路。”

破局之弈:压力与转机

梳理全部信息后,我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持续与双方沟通,抓住二老态度松动契机促成和解;另一方面,报请合议庭签发搜查令,做好拘留的预案。若和解无望,必须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为司法拍卖扫清障碍。

化解执行中的矛盾,离不开扎实的证据查证,更仰赖于沟通。连续数日,我与徐刚父母反复通话,分析利害,传递压力,也给予出路。徐刚父母的心理防线渐渐被攻破。“李法官,我们不是不想付钱,只是拗不过这口气,希望您能居中帮我们与孟晶再谈谈。”徐父来电妥协。

时机已到,我约谈双方,并特意邀请经验丰富的女法官助理朱朱跟我搭档,以同为母亲的身份劝解当事人,朱朱曾多次帮助我在家事案件中取得执行进展,女性承办人往往更能够从女性当事人的角度出发,毕竟破镜已难重圆,在这种时刻,女性更愿意听取其他女性的意见,从而唤醒自己内心的温情。

三代人分隔两间,气氛凝重。

第一调解室的钟表指向了十一点钟,徐父蜷在一旁闷不吭声,康芳腕间的佛珠磕在桌面上嗒嗒作响。“李法官,我答应你们来谈话,但这孟晶狮子大开口,现在人都没了,你们非得逼死我们老两口吗?”

我轻敲谈话笔录的开头,一边漫不经心露出前期调取的资料道:“康阿姨,你儿子要是真不在了,怎么由公安调取的轨迹显示,徐刚‘失踪’期间始终在别墅附近活动。”康芳瞳孔骤然收缩。

“二老的心情我能够理解,但判决必须得到执行。如果徐刚藏匿且拒不履行,不仅他本人面临拘留,你们配合抗拒执行也要承责。更重要的是,若强制搜查让孩子目睹破门场景,会是他一生的阴影。这是你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老太太手里的杯中溅出茶水,她嘴唇哆嗦了几下,终于崩溃般说道:“李法官……我实话跟你讲吧。那封遗书确实是徐刚留下的,收到执行通知以后,他跟我大吵了一架,然后就走开了,电话也打不通,看到遗书我真的以为他自杀了。可是两天前,他突然在微信上回复了我,原来吵完架当天,他就……他就买机票飞去国外了。经过这段时间你跟我说的道理,我也想通了,儿子的婚姻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我们做父母的也有责任,我们愿意马上替他把钱付了!只求您……给个机会。”

第二调解室中,孟晶不愿让步,要求立刻拘留徐刚并且强制拍卖房屋。朱朱递过在隔壁拍的照片:“孟女士,孩子在奶奶身边,老人家情绪激动时在孩子面前的确说些过激的话……说你一年没去看孩子,说你……但孩子却说‘我妈妈是好妈妈’……”朱朱看着孟晶泛红的眼眶轻声说。

我接过话头:“孟晶,强制清场只需要两小时,可修复亲情可能二十年都不够。”孟晶盯着手机屏幕上儿子的身影,沉默良久后抬头,深吸一口气,语气恢复了平静:“我同意代付方案,小刚未来七年的抚养费,就从这笔钱里抵扣吧,房子我也不拍了。徐刚毕竟是孩子的爸爸,遗书前面的事情我也能谅解他了,我希望撤回执行申请。”

春风化雨:了结与释然

签和解协议那日,春雨已化作梧桐新绿。

徐父颤抖着签完字,突然抬头望向我:“其实那天法官说‘给孩子留点念想’时,我就想通了,冤冤相报何时了,上一代人的矛盾就留在上一代吧,你为了我们家操心了。谢谢您!”他声音哽咽。

几天后,当205万案款到账的提示跳出时,我长舒了一口气,忽然想起我的带教师傅跟我说:结案不是终点,解开人心里的疙瘩才算真了结

此刻,窗外玉兰正开。

本期作者

李承浩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

来源丨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

高院供稿部门:执行局

文字:李承浩、张源

指导法官:陆琦

漫画:阮艳

责任编辑:蒋梦娴

编辑:孙小敏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公众号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上海高院”公众号 ▴

上观号作者:浦江天平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