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科技与匠心的魅力,百余名“小小工程师”走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日前,来自东华附校、中山小学的10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地,通过科技创新夏令营解锁从航空实验室到木工工坊、从编程操作台到结构设计赛场的多场景切换、缤纷体验项目,体验科技与匠心的魅力。本次活动为期3天,由松江区教育局主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承办。

作为松江区深化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实践,此次夏令营以“独立、坚持、融合、创新”为主题,采用“认知—体验—创造”的进阶式学习路径,通过项目式学习与跨学科融合,构建“理论+实践+竞技”的立体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解决真实问题,在团队协作中培养综合素养。

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松江校区的航空模拟训练基地与轨道交通沙盘实验室里,学生们分组解锁“云端”与“轨道”的奥秘。全动飞行模拟器的六自由度运动系统,让学员恰若置身真实驾驶舱,感受穿越气流时的颠簸;轨道交通沙盘里,地铁列车在智能调度下精准运行,直观呈现了现代交通的智慧脉络。观摩体验的过程中,除了连连惊叹,还有阵阵感慨:“科技的进步正是源于对细节的追求和对未知的探索啊”“传感器的精准测量、机械结构的巧妙设计、代码的严谨编写,缺一不可”。

木工项目体验专场中,学员们不仅需要了解木工制作的发展史、简易木工制品的制作方法,还戴上手套和护目镜,小试牛刀尝试划线、锯割、打磨等方法,制成了一些简易的木工成品。“有点难,但是也很有成就感。”一名学生说。

最具挑战性的项目莫过于结构制作大赛。一场材料力学科普讲座后,孩子们变身船舶设计师,三五成群相互配合搭建承重模型。搭建过程中,只见大家激烈讨论、反复调整竹条位置。当船舶模型稳稳地浮在水面时,学员们欢呼雀跃。有人坦言,刚开始搭建的时候,手会发抖;有人感慨,成功果然必经反复尝试;还有人表示,团结协作才是制胜关键。

主办方还组织学生探访了商业密码产业基地、g60科创云廊规划馆与枫泾红色教育基地,将科技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历史传承紧密串联。探访中,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宏伟蓝图、红色热土上的创新故事在学生们眼前徐徐展开。

■记者 王梅 实习生:李睿妍 文 受访学校 图

■文字编辑 沈莉娜

■栏目责编 桂可欣 ■栏目主编 叶伟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