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雪中送炭”到“锦上添花”,垃圾乱丢难题触发精细化治理模式

近日,北站街道以北市场小区外围存在小包垃圾乱丢弃现象为突破口,通过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有效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整合凝聚起各方力量形成了“网格统筹、条块结合、街区联动、楼居互动”的精细化治理模式,将垃圾分类工作逐步从“单打独斗”转向了“多元共治”,为构建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提供了宝贵经验。

发现及时:

“格”事收集三部曲

近期,街道第一综合网格福宁街区党支部在开展日常走访联系中发现,北市场小区外围西藏北路主干道上总存在小包垃圾乱丢弃现象,严重影响辖区市容环境,尤其是天气逐渐炎热,垃圾气味令人作呕。

经观察,发现这些小包垃圾主要是由北市场小区的居民及周边商铺丢弃。为此,福宁街区党支部将此问题反馈至街道第一综合网格工作站驻站联络员。

驻站联络员收集到问题后,第一时间展开了先期梳理。原来北市场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仅在小区西侧晋元路上设有公共垃圾箱房,导致居住在小区东侧的居民若要前往必须绕着小区外围行走较长一段距离才能到达,为了“赶时间”“图省事”,居民便逐渐习惯将垃圾堆放在靠近小区东侧的西藏北路主干道上。久而久之,周边商铺见状也纷纷效仿,致使小包垃圾络绎不绝。

在前期问题梳理的基础上,由街道第一综合网格网格长牵头召开网格党建联席会议议题,召集北市场小区物业公司、业委会成员、业主代表以及小区所属的晋元居民区党总支,约请环卫部门、作业公司等共同召开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同题共答,推动小包垃圾乱丢弃现象有效解决。

处置及时:

“格”题汇智三步走

在网格党建联席会议上,经过网格工作专业力量的“头脑风暴”,各方逐步形成达成共识,认为小包垃圾乱丢弃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还是北市场小区东侧居民投放垃圾不便。由于小区内原本公共空间已非常局限,如果在小区内部新建垃圾箱房,势必造成选址上的障碍,同时还需牺牲供不应求的停车位。

因此,解决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

选择一处合适位置新建垃圾箱房。

明确问题解决具体目标和方向后,第一综合网格积极推动小区居民形成“我的小区我做主”的主人翁意识,在邀请专业部门进行现场查勘设计了三套垃圾箱房的选址位置和投放方案的基础上,同居民区党组织一起,召开座谈会由小区居民自己来选定垃圾箱房的建造位置。

最终,大家一致选定,对小区南门口的原建筑垃圾箱房进行改造,分隔出一部分的面积作为生活垃圾箱房,同时改变开口方向,便于居民日常投放。

方案确定后,北市场小区南门垃圾箱房改造项目由街道管理办牵头,并在区绿化市容管理局指导下,开展施工。

“我们小区前几年经过‘美丽家园’改造,外墙面焕然一新,要是这次新改造的垃圾箱房也能变得更美一点就更好了!”

小区居民的这句话

被综合网格工作人员记在了心里,

“雪中送炭”已实现,

何不趁热打铁再来一次“锦上添花”呢?

为此,街道第一综合网格再次迅速响应,与街道艺术苏河党支部进行对接,集结小区绘画爱好者与驻区单位多个合伙人,在改造垃圾箱房的同时,同步开展垃圾箱房外墙面彩绘活动,既提升了小区整体环境品质,更让居民们对小区增添一份归属感和自豪感。

跟踪及时:

“格”效维护三驱动

垃圾箱房建成后,北市场小区制定了垃圾日常投放公约,并张贴至新垃圾箱房的墙面上,同时还自发成立了一支志愿者队伍,主动引导小区居民在指定位置规范投放生活垃圾,自觉开展垃圾分类。

福宁街区党支部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小区外围沿街商铺,引导商铺切实履行好“门责制”,“自扫门前雪”,妥善处理店铺垃圾。同时,积极鼓励店铺参与社区治理,对门责范围内发现的垃圾投放问题及时上报街区党支部,共同维护环境整洁。

为进一步维护北市场小区垃圾投放工作成果,强化小区居民和周边店铺自觉意识,街道第一综合网格在网格范围内开展《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宣传、餐厨垃圾废弃油脂备案指导,巩固深化前期工作成果。

同时,街道第一综合网格联合街道城运中心,在北市场小区内引入了“沪尚回收”便民服务,对可回收物进行有偿回收,让居民们获得了实惠,针对家中可回收物量大或出行不便的居民,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还特别提供上门回收服务,深受好评和欢迎。

好习惯要从“苗苗”抓起,在第一综合网格的推动下,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城运中心以及垃圾分类第三方公司,共同走进校园开展“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系列宣传活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形象生动地介绍了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种类、标识等,让孩子们认识到生活中垃圾不分类的危害性、了解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走出校园回到家里,孩子们在居民区的鼓励下也一起参与了志愿者活动。

“孩子们都带头宣传并参与垃圾分类了,我们大人如果还做不好的话就要难为情的!”在孩子们的带动下,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提升。

北站街道表示,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关系到辖区居民们日常生活和驻区单位工作环境,需要街道各部门、居民区、辖区企业和沿街商铺等多方主体协同推进。通过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有效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整合凝聚起各方力量形成了“网格统筹、条块结合、街区联动、楼居互动”的精细化治理模式,将垃圾分类工作逐步从“单打独斗”转向了“多元共治”,为构建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提供了宝贵经验。

据悉,自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推进以来,北站街道聚焦“融网强格·精治善理”,围绕一体化联勤联动、一条链发现处置、一盘棋多元参与和一站式效能评估的“四个一”工作机制,有序推动“城区治理精细化、问题解决加速化、治理主体多元化、善治成果可视化”的工作格局,大大提升了辖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满意度与幸福感,让原本跨界的治理难题,变成了不伤脑、不烦心的事情。

记者:郁婷苈 

编辑:梁慧

信息来源:北站街道采编基地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上观号作者:上海静安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