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图片回顾专栏往期内容
编者按
执行路上,法治铿锵前行。
为让生效判决落地有声,成为“真金白银”的过程更可感可触,即日起推出“执行札记”专栏,邀请一线执行法官讲述办案故事,分享破解执行难题的智慧与坚守。在这里,你将看到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的初心在一次次查人找物、一场场执行攻坚中淬炼成金。
让我们共同见证法院执行人如何以脚步丈量责任,用担当兑现承诺,奋力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石法官,你说的话我都听进去了,谢谢。”一边是成功卸下“旧债”的被执行人老刘,一边是终于拿到心心念念欠款的申请执行人陈某,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离开执行现场的那一天,我站在路边,看万家灯火明灭,忽觉自己像站在天平中央的摆渡人——天平的一端是法槌落下的正义声响,另一端却是春风化雨的司法温情。法律要破局,亦需“破执”;执行须刚硬,更须柔肠。
启新局
时间回溯到2017年。
当时,老刘因资金周转需要,向陈某借款430万元,约定借期一个月,月利率2%。同时,老刘自愿将名下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一处房屋抵押给陈某作为借款担保。然而,借款到期后,陈某却并未收到还款,经多次索要无果后,陈某将老刘诉至法院,法院也依法支持了陈某的诉请。
判决生效后,老刘没有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全部给付金钱义务,陈某遂申请强制执行。但执行过程就如同“打怪升级”一般——执行法官穷尽一切方法,未发现老刘名下存在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对老刘实施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执行措施后,案件被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时光荏苒,但其实法院一直没有放弃。
如今,由我接过了这沉积了一段时间的“旧案”。接手案件后,我先是把之前网上查控的材料又重新梳理了一遍。前期依法执行过程中因确无处置权限,不得已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得想办法找到突破点。”翻阅卷宗后,我注意到老刘和陈某为旧识,且老刘具有一定的配合意愿,“要不先找老刘聊聊吧!”我决定尝试通过联系双方,为他们找到一个更为和谐的解决方案。
见曙光
见到老刘是在一个冬日的午后。
“钱是帮亲戚借的,我一分也没用过,可他们没钱还,走到这一步,我认了,也想早点还上钱,但现在实在不宽裕,我愿意配合法院的工作。”那是一个身形瘦削的男子,眼神暗淡、面容憔悴,抬头见到我的时候,他情绪低落,止不住地叹气。
“老刘,有什么困难你先说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
“现在就只剩下这个房子了,父母和我住一起,女儿今年也要中考了,她成绩很优秀,在学习方面我们对孩子也抱着很大的期望,不希望在她冲刺的关头打扰她……”老刘对我放下了戒备,坦言被亲朋欺骗欠下的高额债务与利息成了这些年的梦魇,破裂的婚姻、失败的人生标签让他无所适从。
心存敬畏之心,这样的老刘,让我看到了案件的转机。
“老刘真的是个很好的老实人,很可惜遇到了这样的亲戚。”四天后,我约了老刘的前妻徐女士见面。从徐女士口中,我对老刘也有了更多的认识:曾经两人也是别人眼中的模范夫妻,养育一个女儿,家庭和睦收入稳定,但是后来欠下高额债务,两人也离婚了。
一边是申请执行人陈某急着拿钱,一边是老刘一家的现实困难……我犯了难:怎么才能既保障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又让这一家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那段时间,担心老刘的心理状态,我几乎每天都会给他打去电话,耐心倾听他的苦恼、纾解他的心结。他也从一开始的拘谨客套,到后来能跟我聊孩子畅想未来。
“老刘,我理解你的难处,但从法律上讲,借钱就得还,积极履行义务也是你的责任。”
“石法官,能不能给我爸妈和女儿一段时间考虑和搬迁,房子你们该拍还是拍了吧。”
我的话,老刘终于是听进去了。
找答案
我决定前往老刘家了解情况。
冬日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摊开的笔记本上投下金斑。走近书桌,便利贴上手写着各科的学习提示,相框里的女孩抱着玩偶的笑,被漏进的光束镀上一层金边。
同样有女儿的我,此刻愈发真切地理解了老刘和老刘父母的忧虑,中考是孩子人生中的关键一步,孩子在奋力攀爬,作为家人也希望能奋力托举,而不是拖后腿。
我心里默默地决定,要尽力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
在老刘一家的配合下,房屋的评估、拍卖工作都有序推进,到最终完成过户,整个流程98天。
拍卖成功后,我联系到了买受人,详细讲述老刘一家的现实情况,询问是否能将房子返租一段时间让老刘全家继续居住。买受人是一对年轻夫妻,他们表示有些意外:“我们这房子是要用来结婚的,万一到时间他们不搬走怎么办?”
我理解买受人的顾虑,说服其换位思考,并向小夫妻俩承诺后续如遇到问题法院将会负责清场。经过努力,夫妻俩愿意作出让步,同意将房屋返租至老刘女儿中考结束。
返租方案清晰了,但考量到老刘一家“上有老、下有小”的实际情况,我又联系了陈某。陈某也表示,没想到他自己都要放弃的事情有了进展,综合考虑老刘的困难情况,他愿意作出让步,自愿补贴一笔款项给老刘一家,保障他们一段时间的基本生活。
“法官,替我谢谢陈哥了!”老刘知道这个消息后,在电话里连声道谢。
我问他,今后什么打算?
“房子拍卖了,这笔钱还上,我心里也轻松了不少,接下来就好好工作,看顾好父母和孩子。”我听着老刘的声音轻快不少,真心为他开心。法律的力量,不仅是惩罚,更在于修复。
执行,亦是执“法”行“情”。执行法官要做的,不仅是确保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同时也要重视被执行人享有的基本生活条件的权利保障。“情”“法”结合,“执”方能“行”。
本期作者
石录贇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四级高级法官
王佑安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一级科员
来源丨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高院供稿部门:执行局
文字:石录贇、王佑安
漫画:刘诗瑶
责任编辑:蒋梦娴
编辑:左雨欣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公众号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上海高院”公众号 ▴
上观号作者:浦江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