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投身其中,用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为传统乡村注入新的活力。“95后”女孩龚雨欣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曾留学澳大利亚,就职于国际奢侈品品牌,却选择回到家乡奉贤,一头扎进农业产业。她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家乡的雉鸡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她的故事,是青春与乡村的美丽邂逅,更是新时代年轻人对乡村的深情告白。
“95后”为雉鸡产业注入新活力
龚雨欣曾在澳大利亚留学,学习市场营销,毕业后又在一家国际奢侈品品牌企业工作。2022年,龚雨欣回到家乡奉贤,成为上海红艳山鸡孵化专业合作社市场部门负责人。那时,她在合作社经历了两个多月紧张而充实的集训式生活,吃住在办公室,安排销售行程和出货计划,全身心地投入各项事务中。
尽管忙碌,但那段高强度工作的日子让龚雨欣感触颇深,让她有机会对合作社进行更深入地观察和了解,使她对农业产业和农村发展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在她看来,回到家乡工作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尽管在跨国企业工作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就我个人而言,更多是像一枚螺丝钉,只能做职责内的工作。而现在需要负责方方面面的事情,有更多的业务需要摸索,因此更具挑战性,对于我个人成长也更有帮助。”
农村广阔天地,有更多机遇值得龚雨欣挖掘和探索,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同样需要像她这样的年轻人。而作为本地“新农人”,能够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工作,为家乡作贡献,也让她倍感亲切和自豪,“我从小是在奉贤长大的,能够回到家乡工作,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还是很开心的。”
奉贤是上海的“珍禽之乡”,龚雨欣所在的上海红艳山鸡孵化专业合作社更是在雉鸡养殖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合作社用十年的时间培育出了国内首个人工培育雉鸡新品种“申鸿七彩雉”,该品种于2020年5月列入新修订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和《上海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龚雨欣主要负责合作社商品鸡、商品蛋的销售工作。她上手很快,凭借优质的雉鸡种源和雉鸡产品,销售情况一直较为稳定。不过在龚雨欣看来,销售上还应有所突破,“上海的消费市场,尤其是高端农产品销售潜力巨大,只是目前我们的雉鸡品牌建设和销售都还没有达到预想中的状态。”
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市民挑选购买农产品越来越注重健康这一理念。龚雨欣也捕捉到了这一趋势,选择进一步拓展了雉鸡产业链,开发了以大健康为导向的衍生产品。“我们的产品本身就有健康的优势,雉鸡肉脂肪含量低,雉鸡蛋富含氨基酸的同时,胆固醇含量又比一般的鸡蛋要低,这些产品特性都很符合现在的消费理念。”
龚雨欣介绍,作为肉蛋兼用型的雉鸡新品种,申鸿七彩雉性状优异、抗病力强,而且产蛋量更多,肉质细嫩,“雉鸡肉适合煲汤,味道鲜美;而雉鸡蛋口感松软、绵密,美味健康。”通过引入现代科技和健康理念,龚雨欣将传统农业与康养产业相结合,为乡村经济开辟了新的增长点。“比如我们将雉鸡与中药材结合,推出了滋补类康养礼品如雉鸡药膳汤包等,满足了都市现代消费者对健康养生的需求。”这一创新不仅延长了雉鸡产业链,还为其赋予了更高的市场价值。
龚雨欣深知,只有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创新思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她尝试着进行“直播带货”。2024年,她与奉贤区四团镇新桥村合作,在该村“醉馨桥”直播间中,半年时间卖出了近7000只七彩雉鸡,让七彩雉鸡成为直播间的明星产品,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果。“这对于我和新桥村,都是一次不错的尝试,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未来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跨界创新引领产业融合新风尚
2021年,合作社利用种源优势以及技术,成立了“上海雉趣园文化交流中心”。雉趣园占地近500亩,包括雉鸡核心养殖区、生态种养展示区和科普互动体验区等多个板块。这里不仅展示了现代化养鸡模式,还提供了丰富的农业知识科普和农业实践体验活动,深受游客的喜爱。
目前,雉趣园的运营工作也由龚雨欣负责。两年多来,龚雨欣带着以95后、00后为主的团队,不断探索,开抖音号、视频直播,打造区域ip。她介绍,开园至今,这里广受市民的好评和喜爱,尤其春秋两季,乡村游更是火热。“我们的优势在于拥有从种苗到商品雉鸡的整个产业链,因此,后续会有所拓展,开展全链条体验,丰富劳动教育活动。”龚雨欣表示。
2024年,雉趣园共接待了全市中小学生4万余人次,全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实现全年各平台流量翻倍。孩子们在学校的组织和家长的带领下走进乡村,近距离观察雉鸡的生活习性,了解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变化。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课本之外的知识,也让他们对农业和乡村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专业的市场营销知识,龚雨欣打造了“奉贤小龚在养鸡”个人ip,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农业经验和故事,刷新了大家对于雉鸡养殖的既有认知,吸引了不少粉丝的关注和喜爱。
“通过新媒体平台运营,打造比较有流量的新农人ip是大势所趋,也是当下非常有效的方法。”龚雨欣表示,当前她正在搭建团队,吸纳更多90后、00后们的新鲜想法和做法。“通过新媒体运营打造自己的个人ip,从个人ip出发吸引粉丝群,这样更直观,更有信服力,效果更好。雉趣园每年庞大的客流,背后是几万个家庭,之后如何转化成有效的客户,其中的流程、细节都需要我们团队仔细考量。”
除了个人ip,龚雨欣还开设抖音账号,通过直播等形式向观众展示合作社的农产品和现代化养鸡模式,推动品牌建设,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雉趣园这样的一个农业休闲旅游的窗口,让更多市民知道、了解我们的雉鸡,这就是我们的初衷。”她介绍,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合作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拓展了销售渠道。“全国各地的养殖户通过直播了解到我们的产品和先进、高标准的生产模式,也带动了合作社的雉鸡种苗销售。”
“雉鸡养殖过程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点没有充分展示。”对于雉趣园的运营,龚雨欣也有着自己的规划,她计划进一步推出丰富的活动,包括带小朋友做生态饲料、全流程展示雉鸡养殖等,带来更多新鲜体验。“我们有一个新的思路,到时候每个流程都有技术员给小朋友讲解。旅游就是这样,一直要有变化。”
未来,她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新农人加入团队,共同助力雉鸡产业品牌化、多元化发展,展现乡村的现代化、创新性和文化魅力。“下一步,我们将以雉鸡种源农业品牌为基础,将雉鸡文化作为破解融合发展难题的突破口,助力雉鸡养殖基地由单一产销模式转变为集种养、销售、研学、户外拓展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龚雨欣表示。
吸引青年人返乡唤醒乡村
除了推动农旅融合和打造雉鸡大健康产业,龚雨欣还围绕农业休闲旅游发起了一系列青年人返乡项目。“我们在小红书推出了一系列乡创计划、农场义工换宿项目等,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城市青年参与农场的建设。”龚雨欣介绍,“乡村振兴,有人加入才是最重要的。”通过这一项目,青年人可以在农场体验乡村生活,参与农业生产,同时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农场提供支持,部分义工在此过程中也深刻感受到农业未来的广阔前景,并且留下来助力农场发展。
这种模式为乡村带来了新鲜血液,还为青年人提供了一个感受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的平台。同时她还引入了上海市区的社区营造团队,致力于打造一个以可持续理念为核心的农场。她以雉鸡文化为切入点,倡导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通过与周边村庄和社区营造团队的合作,将独具特色的乡村空间分享给年轻人。“可以说目前这个空间不仅是一个农业生产基地,更是一个文化交流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前来体验和参与。”龚雨欣说,“反响还不错,2025年2月推出至今,已经有20多人加入。”
青年人返乡项目通过青年人的参与和传播,将乡村文化推向更广阔的城市舞台。“不少年轻人都有一个田园梦,但他们接触到真实农村后都会有一个滤镜破碎的过程。”龚雨欣努力让更真实、更多元的乡村呈现出来,也为城乡之间的互动与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还是有青年人通过我们的项目开始关注乡村,愿意回到乡村做一些事情,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村不仅是传统农业的承载地,更是创新与梦想的孵化场。“说实话我们做的很多事还比较浅显,但我们希望不断通过跨界融合与传承创新,打造一个以雉鸡为核心的乡村田园综合体,吸引年轻人和周边村民加入,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思路。”龚雨欣表示。
文:陈祈
上观号作者:上海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