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深度老龄化的中心城区,长宁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23.52万人,占比40.9%。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智慧便捷的晚年生活?作为全国首批“国家智能养老社会治理实验基地”,长宁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聚焦“技术精度+人文温度”,构建智慧养老生态,激活银发经济新动能。近日发布的“智康养在长宁”智慧养老市民地图,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点击可查看大图)
这张地图深度整合了长宁区的智慧养老资源,涵盖70余个养老服务场所、10个街镇特色智慧养老场景,以及国家与上海权威推广的智慧养老产品及服务。这张地图实现了资源调配“一图通览”、需求对接“一键响应”,为长者提供触手可及的智慧养老生活指南。通过它,长宁的老人们能轻松发现好去处、体验好场景、选用好产品,一图导览便能便捷获取家门口的养老资源。
围绕“好去处・好场景・好产品”三大核心,长宁区已搭建起丰富的智慧养老体系:
智康养好去处
聚焦“常相健(健身锻炼好去处)”“有医靠(智慧养老好地方)”“好食光(家门口的长者食堂)”“悦聚会(老年人的会客厅)”四大服务维度,整合了70余个社区公共服务空间,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场所。
扫描二维码查看场所分布情况
通过扫描右下角二维码,即可跳转导航地图,实现养老服务场所的“零障碍”路径指引,让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真正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半径。
智康养好场景
精选区内10个街镇的智慧养老典型场景,从396邻聚荟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小蓝花市民中心到同xin街区共享客厅等,涵盖政策咨询、文化娱乐、健康管理等多元服务领域。这些场景提供“无感监测健康数据”“智能预约活动场地”等数字化服务模式,让老人沉浸式体验科技赋能的老年生活新范式。
左图:华阳396邻聚荟家门口养老服务站
右图:江苏路街道小蓝花市民中心
智康养好产品
汇聚国家与上海市推广的智慧养老产品及服务,涵盖健康监测(如智能药盒)、安全防护(如独居报警系统)、适老改造(如智能马桶)等领域,让老年市民安心探索智慧养老更多可能,为老人的幸福晚年添“智”添“安”。
如今,长宁区已建成5类23个智慧场景,包括6家智慧养老院、8家“养老院+互联网医院”等,为6000户家庭提供“一键通”服务,智能语音服务达350万人次。“小蓝花”品牌筛查近7万人,“聆心社区”机器人服务满意率达92%,虹桥街道的“ai食堂”实现刷脸优惠……不仅如此,长宁区还通过成立银发经济产业联盟、打造“九九购物节”品牌、开展“宁鑫助爱”共建计划,培育“养老+科技”生态圈,正一步步为老年人打造有温度、有品质的“享老”生活。
上观号作者:上海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