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江苏这么建!

国家数据局近日正式批复天津、河北(雄安新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四川7地开展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标志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深化改革与创新突破的新阶段。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为何花落江苏?江苏将如何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在数字时代挑大梁、打头阵?“我省高度重视,将其放在全省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的战略全局全面谋划,把试验区建设作为助力经济大省勇挑大梁多做贡献的重大举措。”省数据局副局长李秀斌说。

视觉中国供图 国字号试验区为何花落江苏?

当下,deepseek热潮带来的应用需求,让算力成为与电力同等重要的关键生产力。而在江苏,已然建起了一条条算力“高速公路”“高铁线路”。截至目前,全省在用标准机架47.3万架、在用算力37.9eflops(fp32),其中智能算力占比60%。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项目实现1000公里长距离无损传输验证,居国际领先地位。我省还在全国率先实现“村村通5g”,成为全国第3个“千兆城市”全覆盖省份。

有数字底气更有转型勇气。作为数字经济大省,江苏敢于在数字化转型路上亮剑、出招。一连串全国领先的亮眼成绩单,彰显转型成果:2024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8%。数字产业聚势集群,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收2.46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1.57万亿元,规模均居全国第二;人工智能企业超3000家,产业产值超4000亿元。累计创建灯塔工厂13 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4 家,均居全国第一。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 69.2、连续十年全国第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有大产业,更有小日子。从日常生活的煤气水电数据到医疗数据、教育数据……江苏近年来汇聚了海量的高质量公共数据,有力支撑了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等应用场景,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仅2024年,省公共数据平台就新增汇聚数据556.77亿条,治理形成标准数据315.72亿条。省公共数据平台日均交换数据3.32亿条次,向社会开放数据1.69亿条,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体系加速构建。

一片“数据田”要变“丰产田”,也离不开专业化的“种田人”。省数据局去年成立以来,积极打造一体两翼协同格局,构筑省、市、县三级数据工作体系,为国家试验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苏怎样种好这块“数字田”?

如何推行试验区建设?记者从国家数据局了解到,在我国数据产业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数字经济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许多观念亟待加快转变,许多未知领域需要试验探索,许多管理制度需要创新改革。以试验区建设进行系统性改革探索,破解数字经济发展瓶颈,为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

国家出题、江苏答题。江苏将聚焦数字产业“大而不强”、数字化转型“泛而不深”等问题,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核心技术攻关等试验区建设5大核心任务,列出5张任务清单对照落实落细。

做好规定动作,也做好自选动作。围绕试验区建设,我省将因地制宜,创新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数字产业集群培育、数字化转型、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四大工程。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怎么改?突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开展公共数据资源“一本账”试点,全面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动态发布全省数据资源和数据产品“两张清单”;推动公共数据与企业数据融合开发, 促进数据交易流通,加快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探索数据跨境流动双向合规路径,推动发展“离岸数据加工”等数据贸易新业态,提升数字贸易质效。

数字产业集群如何“孵化”?一体推进特色产业、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借助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省数 据产业和平台经济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汇聚数字产业,“一群一策”,以数字技术创新突破、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 建设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为主抓手,加快构建数字产业集群体系。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谋划产业数字化、城市全域数字化“两条腿齐步走”。前者以新一轮智改数转三年行动为主抓手,深化制造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模式创新;后者立足实施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坚持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培育数字社会重大场景和数据融合应用场景,推进适数化制度创新。

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的底座。以推进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一体化算力网试点和国家联网试点建设为契机,推动开展“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和全省大模型开发应用,统筹实施光网江苏、5g江苏、算网江苏等系列工程,加快建设可信数据空间、高质量数据集、智算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江苏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抓手。

视觉中国供图 连点成线、聚线成面、面动成体……李秀斌表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省将坚持“点线面体”发力,即抓好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点“点”上建设,推进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数字贸易等多元场景“线”上推进,发挥省部门统筹协调机制作用“面”上协同,打造试验区重大平台、重要政策“体”系,力争形成一批突破性、示范性的创新发展经验和成熟模式,争当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破局“先行者”、创新策源“排头兵”,为全国先行探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聂伟

上观号作者:交汇点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