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说 | 董君武:高中教育为什么要坚持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以“高中优质均衡与学校多样化特色化”为主题的第六期“月末咖*汇”上,上海市市西中学校长董君武从“如何通过高中教育的多元化与特色化,回应时代对人才的多维需求”的角度出发,分享了自己的理解。

(以下为董君武圆桌研讨发言,根据现场录音整理,略有删改,第一教育经授权发布)

在探讨“我们距离教育强国还有多远”这个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深入思考几个关键问题:

教育究竟为何而存在?

其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该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

面对差异化的教育需求,高中能做什么?

这些问题对教育工作者至关重要,特别是肩负着引领全国高中教育发展方向重任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校长们来说,更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核心议题。

高中教育的多元化

凸显“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宗旨在于助力每个人迈向更加美好的人生,当个体的人生因教育而变得丰富多彩、充实而有意义时,整个社会也将随之焕发出更加澎湃的活力。无数个体的美好人生汇聚在一起,就能共同构筑起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

教育的本质是支持学生学得更多、学得更快、学得更好。从这样的目的出发,高中教育的多元化就应该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人生而不同,教育也应该有所不同。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就已经提出了高中建设的多元化、特色化。走到今天,我们依然在讨论这个命题。可以说,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们依然不忘初心,始终凸显“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由此,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开拓了“双通道”的教学实践,在区域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什么是“双通道”的教学实践?

当时,基于高中教育既要为高校输送深造人才,又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特点,华东模范中学进行了“双通道”的三轮改革,创设了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通道。

“双通道”,即在高中教育中,为学生创设两条“通道”:学生在高中毕业时,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升学、直接就业或留校接受一年技能教育后就业。

经过三年的“双通道”教育,从华东模范中学毕业升学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就业的学生,也有较扎实的普通高中文化科学知识基础。

什么样的高中才能真正

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高中建设的多元化至少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多元化的学校,二是学校课程教学的多元化。

仅仅创建一些具有特色的高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致力于构建一个分层与分类相协调的高中教育体系

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需要下,要回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不分层,很难通过时代的挑战;如果渐进分层的话,一定会引发更多的教育和内卷。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建设多元化的高中学校,另一方面建构每一所学校的多元化的课程教育,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和个体不同的需要。

我们要思考,什么样的高中是优质的高中,什么样的高中才能真正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优质高中不仅仅是学术成绩优异的学校,更应该是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育空间。

我做了差不多25年校长,我经常和一些校长讨论,作为一个优秀的校长,你对教育的追求,应该定位于把自己招收进来的学生培养好,让他们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就是真正的高品质、高质量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依靠一批所谓的优秀生源,根本不通过学校的教学教育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在分层显著的高中教育背景下

校长应该立足于什么

在分层显著的高中教育背景下,如果一位校长试图把一所学校办好,他到底应该立足于什么?

校长办学应立足于公平与特色并重。公平方面,要确保不同层次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资源与机会,不因分层而产生教育差距。特色方面,挖掘学校优势,打造独特教育品牌,如特色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等,满足多元教育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未来高考全面开卷考试的时代可能很快就会到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上学期的一次考试,我们学校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老师心目中的优秀作文,老师想把它作为范文来讲评。在这个过程中,有同学提出这篇文章可能是ai写的。我想,几乎没有老师能一眼判断出一篇文章是不是ai创作的。

各位校长,今天我们作为中国高中教育发展承担者,我们真的要想想——今天到底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就更需要我们高中的多元化特色建设,以服务于每个学生的自由发展,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美好未来奠定基础。

文字整理:芮德贵

照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袁曼舒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