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童’声规划,绘就人民城市温暖底色”项目入选“2024上海市儿童参与优秀案例”→


《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推动儿童参与公共事务,广泛开展儿童社会实践活动。

上海市妇儿工委办今年开展了“2024上海市儿童参与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我们将会发布系列推送,为大家介绍上海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范例”。本期我们讲述的是杨浦区入选案例——“童”声规划,绘就人民城市温暖底色,一起来看↓

2022年3月,杨浦区校社联动儿童友好项目启动,旨在打造以“一参一智”为核心并体现社会共建的区级上下联动儿童参与机制。在区30余所中小学内建立“一参”——“友童参事会”,设立友童小信箱,参事会由不同年级同学自愿加入,推举出两名友童小记者,友童参事会定期举行各类议事讨论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内容涉及校园生活、主题活动、儿童社会热点问题、社区建设治理等。小记者负责活动信息整理和报送。“一智”——“快乐童行智囊团”,招募社会关注儿童发展的志愿者组成,对接到每所学校助力参事会的运行,让孩子都能在身边的参与平台上为“自己”代言,让他们的需求和建议能够被看见被落实。项目每月10次,累计覆盖8000人次。

初衷:家校社三方合力

撬动“一米高度”广阔视野

杨浦区目前有幼小中学校近百所,学龄儿童10万余人,各街道层面打造的儿童议事活动,因资源有限,活动大都采取临时招募的方式,覆盖儿童群体数量有限,若在儿童集聚度最高的学校打造儿童参与的基础空间,是最有效扩大儿童参与覆盖面的途径。同时在此基础上,依靠项目运作和组织策划,联动社区、城区、校区之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畅言身边事、社区事、政府事。

在建设上海市儿童友好社区过程中,推动建立校社联动儿童参与机制,并以此为契机同步形成具有杨浦区区域效应的儿童参与特色品牌。根据儿童参与的理念,尽可能让各年龄段的孩子能参与其中,不设性别门槛、不以成绩优良为标准、不局限讨论那些“小孩该做的事情”。

呈现:“童言童语”落地成真

杨浦儿童议事全覆盖

友童参事会,“一米高度看世界”从这里集结

在各项目实施学校建立的儿童参与平台,根据自愿报名的方式,发布海报招募乐于奉献、愿意表达、善于探索和发现的同学参加,每个校参事会的小参事人数为25~35人,由参事会成员推举或自荐参事长一名,小记者两名,由全体小参事设计本校参事会的logo图标。至少每个月在校内召开一次参事会,议事内容由小参事投票自选、指导老师建议、街道社区提议等方式选定。每次参事会讨论结果由参事长转交指导老师,再根据议题涉及单位,递交给街道或项目组。本活动年度开展60次以上。

友童记者站,“一米声音”从这里发送

在区融媒体中心和杨浦滨江妇儿之家各挂牌建立一个友童记者站活动点,友童记者站面向各校参事会推选的小记者们,由项目方邀请媒体专业人士,组织开展报道撰写、新闻采访、vlog制作等培训。寒暑假期间,整合资源专题开展友童小记者培训班,通过系统的专业辅导,让每个参事会的小记者们可以独立完成参事会活动的记录和报道,收集友童参事会有代表性、内容明确的意见和建议,发布在“友童小喇叭”线上板块,让孩子们的真知灼见可以被听见看见。本活动年度开展60次以上。

快乐童行智囊团,体现城市精度

邀请社会各界愿意为儿童成长奉献自己力量和专业的志愿者,组建成“快乐童行智囊团”,目前已有近20余名来自高校、律师事务所、社区、心理机构等的志愿者加入。智囊团采取规范管理,在市志愿者平台注册成巾帼志愿者,分工对接到各项目覆盖的学校,每月至少一次进校与孩子互动,参加和指导参事会讨论活动。团队计划性开展相关工作培训和例会。

空间建设:开鲁一小以“童创美丽校园”为主题,学校开辟出一块空地拟建一个植物角,以校友童参事会的同学为主,自主设计,校社联动项目整合参与区滨江景观提升的设计师前来进行专业指导,根据孩子们的设想完善设计图,最终学校根据设计图打造了一片儿童“菜园”;控二小学分校,参事会的同学们实地探查校园操场,寻找安全隐患,形成参事建议书交给校后勤保障老师进行改进。

社区建设:三门中学校参事会同学认为附近某社区内缺少便民标识,召集开会自主设计社区引导logo,交给街道作为意见参考;二师附小认为所居住的小区内公共区域被占用而导致生活不便(如儿童玩耍区域被占用、电梯口杂物堆放等),大家集思广益讨论如何才能解决问题。

滨江建设:以学校为单位参与滨江小小规划师活动,昆明中学、上理附中、中原路小学、水丰路小学、控二小学分校的同学们设计出“两步路”app打卡杨浦滨江点位,对商场儿童餐食、咖啡店增设儿童饮料、公共地面开展儿童运动等方面提出建议。

主题活动:杨浦小学、二联小学、齐一小学等多所学校友童参事会,邀请区公安分局反诈专班、区司法局、禁毒办等部门老师,给参事会同学做主题讲座,同步全校转播,讲座结束后,参事会的同学再围绕法制教育的形式多样性,用游戏、口诀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设计普法小贴士,传播到校园。

启发:儿童友好

深度融入杨浦城区肌理

2024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儿童友好已深度融入杨浦的城区肌理,成为杨浦高质量发展的一抹“鲜亮旗帜”,区域内各类丰富多彩的校社联动活动融入了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生活。

本项目的运作设计是一个可持续、系统性扩大儿童参与面的有效模式;通过项目运行,更多的儿童发展工作理念被传播,区校、校校、校街道直接的互动更为密切;社会志愿者的加入,让参事会的运作变得更具活力。同时,项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时间的利用和安排上,目前各校模式不尽相同,整体还是以利用课间空余时间、班会或者四点半课堂为主,时长受约束较多,下一步还要就此加强研究探索。

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查阅更多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上海实践


资料来源:杨浦区妇儿工委办公室

编辑:谢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海发展改革”

上观号作者:上海发展改革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