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苏河小宁’儿童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项目入选“2024上海市儿童参与优秀案例”→

《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推动儿童参与公共事务,在“一江一河”等专项规划中充分考虑儿童需求。

上海市妇儿工委办今年开展了“2024上海市儿童参与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我们将会发布系列推送,为大家介绍上海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范例”。本期我们讲述的是长宁区入选案例——“苏河小宁”儿童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一起来看↓

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建设中,长宁区注重拓展和健全儿童参与机制,逐步建立“六员‘童’议”“苏河小宁”儿童参与机制,引导儿童担当源头立法信息采集员、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建议员、基层法治观察点观察员、人民建议征集员、社区治理议事员、学校事务管理员,培养儿童参与意识,提升参与能力,提高长宁小“宁”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参与度和参与实效。

初衷:将“儿童友好+”

融入长宁国际精品城区建设

长宁区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首提地,全覆盖实现“儿童友好示范社区”优秀级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强化儿童工作“一盘棋”理念,建立健全条块联动、多部门协同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儿童友好+”融入长宁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建设,制定儿童友好城区建设行动计划,通过全方位规划、全龄段覆盖、全要素保障、全过程联动、全社会认同,切实保障儿童权利,推动把儿童友好城区建设纳入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同考核,积极拓展儿童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渠道和载体,打造“苏河小宁”儿童友好品牌,尊重儿童主体地位,倾听儿童声音,提高广大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呈现:推动儿童法治校园

提升儿童民主基层实践能力

建立“苏河小宁”儿童议事会,实现区、街、居三级覆盖,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采集点、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四进”、法治观察点进学校、人民建议征集等多个渠道,形成“六员‘童’议”“苏河小宁”儿童参与网络,常态化倾听儿童声音,鼓励儿童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让儿童成为“源头立法信息采集员、重大行政决策建议员、人民建议征集员、法治观察员、校园事务管理员、基层社会治理议事员”。

立法信息采集点和重大行政决策联系点进校园

在学校建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采集点。例如,华政附中作为信息采集点,学生关于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改意见被写入新法,开创了中学生立法意见被全国人大立法采纳的先河,并展示在2022年奋进新时代国家主题成就展,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法治思想生动的校园案例。

印发《长宁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首创公众参与“四进”制度,在学校建立区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联系点。将征集儿童意见纳入重大行政决策。学生参与新式里弄卫生设施改造意见征询,有关意见被职能部门采纳。中学生还走进区政府常务会议现场,全过程参与区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活动,有效激励儿童关心身边事,勇担社会责任,为人民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推动儿童当好校务管理员

结合儿童友好学校试点建设,依托学校法治观察点等,推动儿童当好校园事务管理员,围绕校园垃圾分类、手机管理、无校服日等综合运用调研、听证、校园“立法”等项目参与学校管理,一部部校园“法”应运而生,实现自主管理、自我成长。

以华政附中为例,在“民主公正”的治校机制下,学校、组室和班级各方面管理有章可循。通过校园立法、决策听证、民主立规、志愿服务等途径,使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为学校管理的一份子,共同参与、共负其责,形成现代学校治理管理机制。学校层面,共同建立民主的学校权利运作规则和程序,管理权力下移。下移管理重心,下放“人事”“聘用”“考核”三权,变原有的“垂直领导”为“分布式领导”,广泛地分配权力与责任,分层组阁,尊重需求,双向选择。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让教师自主组建咨询委员会,自主研究,直接向校务会提供咨询建议。学生层面,成立班级“管理委员会”,自主制定班规,每年修订,实现班级管理的自治;民主课堂评价立规,制定课堂规则,如小组合作细则、作业自主选择权,实现课堂民主管理;成立“年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实现常规管理自治;增设“学生事务中心”,实现校园生活民主管理,在教育部提出五项管理前,学校通过民主程序设立了校园手机使用办法,通过校园听证广泛收集证据与民意,由学生事务中心立法委员会制定草案,经学生代表讨论、表决,学校讨论决定,校长签字,成为全校学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目前已有5部校园法案在实施。

鼓励儿童参与社区治理

推出“苏河小宁”区级儿童议事会,支持“小宁”围绕城市建设和治理中提出意见建议,并由职能部门予以面对面回应。比如,关于中山公园后门华政沿线加强交通安全标识的儿童提案得到区交警、区建管委等部门采纳并落实。

启发:提高儿童参与意识

提升儿童参与能力

长宁区“苏河小宁”儿童议事会“萌治学堂研修营”项目荣获2023年度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优秀活动项目。源头立法信息采集员华政附中李骏豪同学关于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改意见成为全国首例中学生参与国家立法意见征询并被采纳。重大行政决策建议员出席区政府常务会议,中学生关于“增加适老配套设施”等建议被区职能部门采纳。社区议事员关于“新增路标安全提示牌”的儿童提案得到区交警、区建管委等部门采纳。“苏河小宁”儿童议事会成员做客“世界儿童日”上海教育电视台《一起来成长》,与各方专家探讨“儿童友好,童向未来”的美好愿景。

未来工作中,要通过部门协同,形成常态化儿童议事机制,进一步畅通渠道、实现平台对接,进一步增强各年龄段儿童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查阅更多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上海实践


资料来源:长宁区妇儿工委办公室

编辑:谢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海发展改革”

上观号作者:上海发展改革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