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的不懈求索积累了怎样的智慧经验?数量增长的背后,九年一贯制学校有着怎样的育人优势?
上海是全国率先探索九年一贯制办学的地区之一。1984年,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成立,拉开了上海探索贯通式办学的序幕。至2023年,上海共有一贯制学校279所(以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主);今年新开办的义务教育学校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到42%。
10月12日,首届“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实践智慧”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近30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集结,交流办学经验。
研讨会现场
以“贯通”的力量
为学生持续成长蓄力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肯定了上海一贯制学校40年来的探索实践成果,阐述了一贯制学校建设与学生发展的连续性、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改革的要求之间的关系,提出一贯制学校在学程跨度、管理机制、考核评价、师资建设等方面均面临着新课题。
他强调,一贯制学校实践研究要进一步彰显一贯制的独特优势,激发学校的内在办学活力;在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长程规划和学段间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一贯制在教育生态优化中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加完整、连续的学习经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强国建设探索新的经验。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
在上海市教科院院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桑标看来,九年一贯制学校拥有实现德育目标的一致性、连续性,推动课程教学的学段衔接,以学校特色赋能学生个性培养,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等独特优势。此外,推动九年一贯制办学有利于弹性调整小学和初中的规模,能够更好满足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化给教育资源配置提出的新需求。他还谈到,教育科研始终助力一贯制学校的办学和发展,应在传承既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和索。
上海市教科院院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桑标
“九年一贯制学校为我们认识儿童、理解儿童、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环境。”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范国睿谈到,学生的成长兼具阶段性与连续性,一贯制学校在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的制定与设计上,都应该体现贯通的特点,敢于实验、敢于创新。他还提出,一贯制学校要把握出生人口下降暨人工智能发展对教育带来的影响,聚焦人口质量提升,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范国睿
长宁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教育局局长熊秋菊介绍,近年来,长宁教育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以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大规模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深入实施贯通式学段改革,即:幼儿阶段聚焦启蒙学习,小学阶段聚焦有趣学习,初中阶段聚焦有效学习,高中阶段聚焦综合学习,推进学生综合素养的进阶发展。她肯定了建青实验学校充分发挥一贯制学校办学特色,对区域教育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长宁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教育局局长熊秋菊
一贯制学校的“长三角样本”
共享智慧经验
会上,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交流办学经验。
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研究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以素养为导向,建构一贯制学校课程,着重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创造力想象和独立性,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创造性思维和自信心,培养中学生的中心兴趣、创造性思维和自控力,并在面向人人的课程基础上为具有优势智能的学生开设进阶课程。
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校长罗宇峰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鼓励中小学教师开展跨学段大循环教学,铺设贯通九年的互动式师资研训平台,培养能够胜任各学段工作的学科教师。学校实施贯通一体的教师准入门槛,在招聘时倾向选择具有初高中教师资格的教师,并鼓励小学教师入职后继续参加高一等的资格认定。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周卫斌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推动“大科学”教育,以实验教学为衔接点,梳理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科学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形成24个专题,以分专题的形式进行九年一贯的实验序列设计,教学内容层层递进、互相衔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教学,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动手实践。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校长马园根
苏州市吴江区杨嘉墀实验学校以建设“科学馆里的学校”为办学定位,在校内建设了多个主题式科学馆,并开发“科学馆晋阶课程”,引导学生从广泛涉猎科学现象到能够围绕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在不同学段逐步落实循序渐进的科学培养目标。
苏州市吴江区杨嘉墀实验学校校长孙焱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利用九年一贯制办学优势,基于课程标准自主开发编码系统,从能力维度和认知维度对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全学段、全学科编制校本作业,减少机械性的重复训练,将节约出来的时间用于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综合能力培养。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校长沙立国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聚焦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建设“红领巾成长学院”,开发阶梯推进、学科融合的“校内红色‘藤’课程”体系。课程分为政治启蒙、组织认同、道德养成、全面发展四个模块,以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活动,培养身心齐臻、德智同长的“玫瑰红孩子”。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耿杨
科研指南、经验成果发布
为一贯制学校发展引航
会议现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所长徐士强发布了《一贯制学校发展研究指南参考》。该指南分为三个模块,为一贯制学校发展教育科研的进一步开展提供选题建议——
模块一
机制运行:聚焦一贯制的学校办学现状与发展研究
一贯制学校学制优势挖掘与运行改进研究
一贯制学校学段衔接现状与发展研究
一贯制学校发展制约因素与突破研究
一贯制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运行研究
一贯制学校内部运行机制建设与经验研究
一贯制学校一体化文化建设现状与深化研究
模块二
教育教学:基于一贯制的育人方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一贯制学校学生个性化长程式发展指导设计与实施研究
一贯制学校课程整体规划建设研究
一贯制学校专题与特色教育一体化实施研究(如德育、科学教育、阅读、体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社团等)
一贯制学校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长周期规划与实践研究
一贯制学校学生大小手互牵的组团式交往成长研究
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实施研究
一贯制学校幼小、小初与初高衔接教学研究
一贯制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校本化评价研究
模块三
政策治理:支持一贯制的公共政策体系构建研究
一贯制学校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优化研究
一贯制学校教师“引、培、管、用、评”制度一体化设计研究
一贯制学校整校式督导评估研究
一贯制学校学生发展评价机制创新研究
一贯制学校资源整合与支持优化研究
一贯制学校校家社共育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一贯制学校发展研究指南参考》发布
集合沪上多所一贯制学校办学经验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的实践智慧》一书也在会上发布。该书主编之一,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原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教育学会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潘国青对该书内容作简要介绍。
《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的实践智慧》发布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刘中正主持了本次研讨会。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各区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各区教育学院科研员,江苏、浙江、安徽教育部门的有关代表、三省一市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代表等参加了本次活动。据悉,下届会议将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
文字:袁曼舒
摄影:谈乐达
编辑:芮德贵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