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之上】虹桥今昔——闵行南虹桥(华漕)

“华漕”,由华亭县运漕河而得名,古名华潮浦,自古以来宾客往来、商贾云集。今天的华漕是潜力无限的虹桥前湾片区,正经历着从一座小镇到“国际化未来之城”的变迁。

华漕乡行政简图(摘自《华漕志》)

1955年,著名画家朱屺瞻在王泥浜地区的采风画《为了人民生活好》

办人民公社1958年10月1日,建立政社合一、“一大二公三级所有”的解放人民公社。1959年6月,分解为华漕、纪王人民公社,10月纪王公社又分解为诸翟、纪王2个人民公社。1984年3月乡社分设,建立乡政府,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

全力办农业20世纪50、60年代,为大办农业,上海社会各界下乡支农、学农活动持续开展。1964年起,掀起“农业学大寨”热潮。

上海县诸翟乡顾小弟(中)出席市郊农业丰产评模大会,被评为丰产模范及模范互助组长

诸翟乡收割胡萝卜

抢收抢种忙。当年,华漕公社以种植蔬菜为主,兼种粮食、棉花、油菜,并以盛产竹笋、韭芽、长萝卜闻名四乡。诸翟、纪王公社则以种植粮食、棉花、油菜为主。

上海县华漕化工厂

上海县华漕工业公司

1958年以来,解放公社、华漕公社先后成立,乡办工厂转入人民公社。当年的工业涉及化工厂、农机厂、酒厂、服装社、五金厂等各个领域。

华漕中心小学

华漕中学

1958年诸翟乡建立农民业余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贯彻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各校生额猛增。

1980年华漕镇老街

华漕集镇位于吴淞江南岸,华漕港贯镇而过。地处北翟路、吴漕路、华江路交叉口。旧街呈丁字形,南北街长200余米,东西街百米,街宽二三米,商店多列南北街,大多为平房。70年代后期,商店渐移至北翟路、吴漕路(今七莘路)交叉路口,一式多层楼房。

20世纪末沿仓浦纪王集镇段风光

75载岁月如歌!今日华漕,是闵行“北部先行”战略重镇,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进博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大国家战略赋能 ,正努力把前湾建设成面向国际国内的世界级会客厅、引领高品质生活的人民城市样板区、服务长三角和全国发展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

上海南虹桥国际金融园

虹桥前湾印象城mega在建工地

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虹桥安雅居

美丽家园综合修缮后的爱博六、七村

主打海派文化智慧养老综合社区的新东苑·快乐家园

华漕学区“先声夺人 星灿前湾”中外学校中文辩论赛

华漕镇境内,有丰富的国际学校、高水平双语学校和公办学校资源。

最新开园的季乐路幼儿园

初心驿·聚前湾党群服务中心

华漕国际社区中心

方亭路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上海“国际家庭日”嘉年华。华漕镇居住着近80个国家9000余名外籍人士

“上海闵行·台湾月”启动仪式

保乐路、运乐路、幸乐路沿线景观提升工程

夜灯掩映下的运乐路马路美术馆

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赵家村严家湾“村晚”

苏州河第一村赵家村的呦呦森林和鹿鸣影院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许浦村

王泥浜村“滨江咖市集”,带来苏州河畔烟火气

这里,是逐梦未来的沃土,是充满人情味的故乡,它正向着“城野无野”、宜居安居的国际化未来之城迈进,未来,充满无限机遇!

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查阅更多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进展



资料来源:今日闵行

编辑:陶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海发展改革”

上观号作者:上海发展改革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