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新绿瞰南京|生态优先 青山常在 幕府山蝶变成“滨江明珠”

点击图片查看征集详情

幕燕滨江风貌区位于南京主城长江以南,岸线长约5.7公里,总面积达708.4公顷,汇集燕矶夕照、观音阁、达摩古洞等风景资源。

幕燕滨江风貌区绿意盎然。顾树荣摄

南京幕府山上,绿油油的植被将山体遮盖。因盛产白云石,幕府山曾是全国知名的“城市矿山”,一吨吨白云石从这里被运往世界各地,幕府山主峰从205米下降到186米,形成了相当于30个足球场面积的采石宕口。经过十多年的复绿,如今的幕府山已经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南京幕府山今昔对比。宋峤 王昆远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幕燕滨江风貌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前后对比。武家敏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为保护幕府山脉,南京市于上世纪90年代末叫停开山采石行为。2007年,南京市正式拉开幕燕滨江风貌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序幕。

生态修复现场。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俊摄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生态修复。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俊摄

建设者们启动幕府山山体生态修复工程,采用填土覆绿法、轮胎织网法、景观再造法等多种方式,全面复绿白云石矿矿坑遗址及幕府山。

2009年4月12日拍摄的幕府山。曹庆春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2015年拍摄的幕府山。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俊摄

2017年4月11日,南京幕府山上绿油油的植被将山体遮盖。宋峤摄

近年来,南京幕府山地区先后开展了10期植被恢复工程,回填土方累计达200多万立方米,种植各类苗木约300万株,恢复绿地面积超500万平方米。大片裸露的山体已披上绿装,山下的矿坑内也被林木覆盖,生机盎然。失而复得的绿色,成为幕燕滨江风光带的重要景观。

2021年10月14日,市民在南京幕府山观景平台载歌载舞。王昆远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2022年4月14日拍摄的幕府山。沈伯宁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2023年12月25日,南京幕府山上的火棘果成为鸟类的美食。武家敏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2024年2月6日,市民来到南京幕府山,观赏雾凇美景。武家敏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2024年3月29日,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樱花进入盛花期。武家敏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幕燕滨江风貌区。顾树荣摄

幕燕滨江风貌区达摩古洞景区。顾树荣摄

幕燕滨江风貌区。顾树荣摄

如今,幕府山已由原先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树环绕、景色旖旎的“滨江明珠”。这里不仅被国家列为矿山改造恢复生态绿地示范点,还被批准成为江苏省森林公园。幕府山生态修复工程不仅增加幕燕滨江风貌区的生态多样性,改善周边环境污染,也为市民提供环境优美的休闲娱乐场所。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联合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将推出系列全媒体报道“满目新绿瞰南京·共庆华诞展新颜”,用赏心悦目的图片和视频直观反映南京75年来的历史沿革及生态巨变,现向广大摄影摄像爱好者开展作品征集,具体方案如下:

一、征集内容

1、南京生态环境历史变迁与现状对比的图片、视频。

2、展示南京生态环境改善成果,特别是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的图片、视频(文末有典型点位列表)。

3、体现市民在优美生态环境中幸福生活,以及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喜庆生态氛围的图片、视频。

二、作品展示与奖励

优秀作品将及时在交汇点新闻、视觉江苏微信公众号、视觉江苏视频号刊发。精彩作品将有机会在新华日报刊登。

征稿长期有效,作品一经选用将发放稿费。

三、征集要求

投稿作品需为原创,画面清晰,能生动展现南京的生态环境之美和国庆氛围。

投稿作品需附简要说明,包括拍摄时间、地点、作品名称及简短描述。

四、投稿方式

上传视觉江苏网(www.vijs.net)或指定邮箱:138690716@qq.com,标题统一为:“满目新绿瞰南京+作品名称” ,作品务必提供图片说明和作者署名。

【典型点位列表】

策划:田梅

统筹:张筠

整合:金琎

上观号作者:交汇点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