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体型更加小巧、口感更加粉糯的迷你型南瓜开始逐步风靡健康圈,成为上海市民餐桌上的“新宠”。上海在引进和选育迷你南瓜新品种方面不断探索,硕果累累。
谈起南瓜,老一辈人大概是再熟悉不过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条件艰苦,物资缺乏,普普通通的南瓜是最日常的食物,长长一个,随吃随切,既能炒炖又能蒸煮,既是蔬菜又是粮食。
我国本土的南瓜品种大多是蜜本南瓜,即大众普遍认知的“老南瓜”,瓜型较大,呈木瓜型或棒槌形,在我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老熟时,南瓜果皮呈橙黄色,单瓜重可达1.5~3千克,食用口感软绵,肉质甜爽,水分含量大。
现如今,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尤其是大食物观下,市民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饮食消费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升级跨越,而体型更加小巧、口感更加粉糯的迷你型南瓜开始逐步风靡健康圈,成为市民餐桌上的“新宠”。
粉糯香甜的贝贝南瓜
迷你南瓜大家族中非常受欢迎的贝贝南瓜,淀粉含量高,饱腹感强,可代替部分主食,同时富含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消化。因以上特点,贝贝南瓜越来越受到追求健康减脂的年轻人的追捧,近年来市场需求量稳定增长。
在食用口感上,贝贝南瓜肉质更加紧实,一口下去,多重滋味慢慢化开,板栗的香、红薯的糯和南瓜的甜共同起舞,因此有人也称其为“板栗南瓜”。“我通常是把贝贝南瓜整个洗干净,放微波炉里面高火加热8分钟即可食用,而且可以连皮直接吃,像糖炒栗子一样香甜可口。一顿一个,好吃又健康。”市民李先生说道。
贝贝南瓜果型圆润,瓜皮颜色较深,一般呈黑绿色,表皮带有浅色的条状坑纹,单果重量在500克左右。与果型硕大的蜜本南瓜相比,贝贝南瓜显得小巧玲珑、精致可爱。
贝贝南瓜原是日本米可多协和种苗株式会社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口感型迷你南瓜品种,后来由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引进并在国内独家代理销售。因市场前景广泛,商超、菜市场常常能见到贝贝南瓜的身影,可谓琳琅满目,但是其品质却良莠不齐,价格也不尽相同。“由于贝贝南瓜作为蔬果类目前还没有商标注册,因此市面上的贝贝南瓜,还不能定性为有真假之分,但最早引进的‘惠和1号’贝贝南瓜无疑是最正宗且品质较高的品种。”上海种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康介绍。
据了解,国内现在食用型迷你南瓜中,贝贝南瓜的市场占有率约80%。
探索赏食兼用
迷你南瓜新品种
其实,我国在迷你南瓜自主育种方面始终未停下脚步。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南瓜育种的单位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南瓜的定向选择研究和品种选育工作。多年来,市农科院研究团队在南瓜新品种的选育、栽培技术和遗传变异规律等方面不断探索,目前已培育出多个赏食兼用迷你南瓜系列新品种,例如“迷你桔瓜2号”“红蜜桔瓜1号”“迷你白1号”“迷你青1号”“灰贝1号”等。
迷你白1号
迷你桔瓜2号
迷你青1号
红蜜桔瓜1号
在生产端,市农科院培育的迷你南瓜新品种更适合上海本地的气候特征,可利用设施农业高效种植。春、秋两季在设施大棚内进行高效栽培生产,并采用吊蔓栽培的种植方式,种植密度比露天种植至少翻一倍,且通风、采光条件更好,避免了露天种植以及爬地栽培的烂果问题,有利于减少病虫害发生,果实品质有了明显提升。
“迷你南瓜亦蔬亦粮,耐存储、耐运输。刚采下来的南瓜吃起来味道相对比较淡,存储两周左右其所含固形物含量会发生变化,口感更加香甜,存储一个月左右的南瓜其甜度、粉质度、糯性基本达到峰值,口感最好。”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马坤介绍。
此外,市农科院还积极培育以观赏、装饰为主要目的的观赏型迷你南瓜系列新品种,将特色农产品与农业观光旅游结合,推出了丑小鸭、棒梨、佛手及多彩瘤球等多个系列的观赏南瓜杂交新品种,丰富农业观光游的内容。
丑小鸭系列观赏南瓜
市民们在参与农业观光游的过程中,可以近距离观赏到这些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南瓜。其中,宛如小鸭子般憨态可掬的丑小鸭系列观赏南瓜以其多变的形态和丰富的色彩,颠覆了传统南瓜的形象,让游客们大开眼界。
马坤介绍道:“丑小鸭系列南瓜因其独特的造型和颜色,备受古玩、花鸟市场中猎奇爱好者们的青睐。”该系列南瓜单株可结五六个果实,可保存5~6个月之久,具有较长的储藏期。嫩果可食用,熟果则常被用作礼品、工艺品或家居装饰物及果盘中的摆件等,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为日常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值得一提的是,市农科院还积极为都市农业可食景观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将特色农产品引入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拓宽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应用场景。例如,在屋顶阳台、社区绿地及商业楼露天天台推广种植特色农产品,这样不仅能有效降低楼宇能耗、减少噪音污染,还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休闲场所。
延伸
阅读
开辟迷你南瓜销售新玩法
位于金山区漕泾镇的上海金绿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与市农科院紧密合作,种植了多个新品种的迷你南瓜。在销售方式上,该合作社紧跟市场潮流,推出了一款创意十足的“南瓜盲盒”。每盒南瓜数量、大小不一,颜色有黄色、白色、橙色或绿色,让消费者在收到南瓜的同时可以体验到“开盲盒”的惊喜。
“南瓜盲盒”的创意源自合作社负责人周波的灵感。面对合作社南瓜产量不一、大小不一的现状,他巧妙地利用“盲盒”这一潮玩方式进行销售。“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我们想让消费者在享受南瓜美味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一份未知和惊喜。”
周波介绍,每箱南瓜的数量在6到12个之间,每份的重量不少于10斤,有灰贝、红栗、红蜜桔瓜、迷你青、迷你白等6个品种随机装箱,不同品种的口感、甜度和香气都有不一样。
文:王珊 杨小慧
摄:杜洋域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观号作者:上海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