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32年前的1992年2月12日,邓小平来到上海县马桥乡旗忠村视察,在旗忠村幼儿园,他在一个小男孩的脸颊上留下了亲切的一吻。
这一幕被当时解放日报社摄影部主任张蔚飞迅速按下了快门,定格下了这珍贵的瞬间。
被邓爷爷亲吻过的小男孩名叫汤佳贇,如今已成家立业,是旗忠村的一名村干部,居住也在旗忠村。32年前的那段经历,对于当时才3岁不到的小汤而言已没有什么记忆,但聊起旗忠村的发展变迁,这位土生土长的旗忠人感受是最深的。一同来聆听他讲述扎根乡村,乐在“旗忠”的故事。
说到旗忠村,大家一定不陌生,20世纪80、90年代,这里是全国闻名的“明星村”。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旗忠村还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地方,村民的生活水平非常低,因此被戏称为“马桥乡的西伯利亚”。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旗忠村抓住这个发展机遇。积极建设,发展产业,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在1996年,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1亿元,集体经济实力雄厚,被誉为“华东第一村”,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赞扬。
1992年,邓小平爷爷来到旗忠村视察。看到新的村风村貌和一栋栋农村别墅,邓爷爷对这里的发展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听家里人讲,在视察过程中,邓爷爷来到了旗忠小学,看到孩子们在宽敞的教室里认真学习,他动情地称赞说:“这里的小学是农村最好的小学,这里有全国最幸福的儿童。”就在这时,邓爷爷抱起我,在我的脸颊上留下了亲切的一吻。这一吻是邓爷爷对旗忠村发展的肯定,也是对我个人成长的鼓励。
我非常荣幸能成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大学毕业后,我毫不犹豫地回到了旗忠村,再次参与和见证了旗忠村新时代的巨变。
今天的旗忠村已经是“全国文明村”“上海市美丽乡村”“上海市森林乡村”,村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大家津津乐道的不仅仅是旗忠的集体经济发展,更在于一天胜过一天的幸福生活。
旗忠村以实事项目为主体,打造了一个农村的15分钟幸福生活圈。
在这里,老年人只需要步行十五分钟就能就医配药,每年还有两场“祝寿会”、端午节和重阳节活动等,让老年人体会到了老有所需,老有所乐。
在这里,青年人的就业选择和机会很多,村里有电缆制造业、汽车工业,还有体育赛事、亲子旅游等新兴产业,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回村就业。
在这里,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课后服务,党群服务站引入了拼音、硬笔书法、武术散打等课程,孩子们开心,家长们放心。
村里还配有文化中心、乡村影厅,还有家门口服务远程帮办等,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办理完成各项社会事务。
作为一名村干部,能为旗忠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我留在旗忠村工作的初心。
如今旗忠村的发展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手中。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让旗忠村的发展成果更加丰硕,让村民们生活更加幸福。我相信,马桥旗忠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供稿:马腾平
编辑:赵若楠
初审:林心怡
复审:石思嘉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
上观号作者: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