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对海平面上升问题高度关注,因为其地势低平,约30%土地位于平均海平面以下五米,极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这种地理条件使得新加坡特别脆弱,面临雨洪、基础设施损坏及经济损失等多重挑战。为了应对这一威胁,新加坡采取了综合性措施,包括基础设施改造、生态保护与国际合作,旨在保护城市及其居民免受海平面上升的不利影响。
新加坡面对海平面上升问题的历史举措
新加坡在面对海平面上升问题上的认识和应对策略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的演变。
首先,在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代初期,新加坡开始意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威胁。当时,重点在于加强海岸线的防护,包括修建和加固堤坝、防洪墙,以及提升关键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局部洪水和基础设施损坏。
进入200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随着科学研究和气候模型的进展,新加坡加强与国际和本地科研机构的合作,深入研究海平面上升对城市和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一时期,除了持续加强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外,开始将海平面上升纳入城市规划和长期基础设施发展的考量中,以确保未来城市的可持续性。
从2010年代至今,新加坡开始探索更创新和综合的应对策略。2023年11月28日,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兼社会服务整合事务部长李智陞先生宣布,将启动“长岛”(long island)技术研究和公众咨询。这一项目旨在通过技术研究和公众参与,保护东海岸及其他受影响地区的居民、商业和基础设施。这些措施标志着新加坡政府在不断适应和应对海平面上升的过程中的持续进步。
2023年11月28日,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先生就长岛计划发表讲话。© ili nadhirah mansor/today
什么是“长岛”(long island)计划?
“长岛”由东海岸外围填海而成,其实是采取远离现有海岸线一定距离,修建长条岛屿作为防护措施。它提供了一个综合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多个国家需求,包括海岸防护、抗洪能力、水资源弹性、为未来发展需求创造更多土地,以及为东海岸提供新的休闲机会。
长岛的海岸保护动态示意图 © cna rafa estrada
岛的概念最早在1991年的概念规划中被提出。考虑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随后将“长岛”提出作为一种潜在解决方案,用以保护东海岸免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这一方案是由李显龙总理在2019年国庆群众大会上宣布的。
根据随后几年对公众意愿及需求的收集整理,长岛的概念规划已经确定同时反映了人们的愿景和需求,包括尽量保留沿海地区现有的水渠通道和海滨景观,这些意见是在2022年pub举办的‘我们的海岸对话’社区对话会议中分享的。
为何需要“长岛”计划?
近年研究预测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可能达到1米。结合可能的雨季高潮和风暴潮,海平面可能上升4米至5米,威胁到低洼的新加坡海岸线。
海平面上升5米模拟图 © rafa estrada, pub
自2021年以来,新加坡已经研究了其不同部分的海岸线,约三分之一的土地,包括东海岸公园在内,低于平均海平面以下5米。东海岸公园是新加坡最大的公园,长约13公里,同时也是人们室外活动天地,其受高海平面影响的情况已经开始显现。2018年和今年1月,该公园的大片区域因降雨和高潮而受到了淹水影响。
2018年东海岸被雨水淹没 © st file
除了“长岛”计划,相关机构还提出另一方案:沿东海岸公园整个海滨区域修建高达3米高的海堤墙(从滨海东到丹那美拉)。
这条海堤将需要由12个潮闸和泵站补充,分布在这段海岸线上的每一个现有排水口处。然而,这并非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因为这12个泵站将占用大量公园空间(相当于约15个足球场大小),同时限制人们进入沙滩,从此亲水空间不复存在。
海堤墙方案 © ura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
“长岛”计划将如何帮助保护新加坡的海岸?
“长岛”的土地填海而成,三块长条形岛屿通过两个中央潮闸和泵站相互连接,形成沿海的连续防御线,用以抵御海平面上升的威胁。而现在沿海的排水口则会将雨水排入到新规划的水库。
“长岛”计划 © ura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btvisual
而该水库规划的两个中央潮闸和泵站,类似滨海堤坝(marina barrage),可以在涨潮时防止海水进入,同时在暴雨期间将雨水排入大海。新的水库储蓄的雨水还将成为淡水资源,可用于居民的日常用水等,从而增强新加坡的水资源弹性。
滨海堤坝 © 2024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water week
滨海堤坝的中央潮闸和泵站 © najeer yusof/today
“长岛”计划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新的机遇呢?
“长岛”计划不仅仅是单一的填海防护工程,作为一个长期、可持续的综合解决方案,它既能够应对海平面上升,又能够创造更多的休闲和滨水生活空间。
长岛计划 © ura新加坡市区重建局
1. 海岸保护
长岛是通过填海形成的高于内陆的长条形岛屿地块,从而在海平面上升的过程中,对内陆地区提供保护,预计能够应对最高4至5米的海平面上升。
2. 韧性防洪
长岛在面对大海的一侧将设置中央潮闸和泵站,以在高潮时防止海水入侵,并在暴雨期间排放雨水。
3. 弹性水资源
设置在长岛外侧中央潮闸和泵站,利用长岛和现有东海岸岸线围合形成新的水库,在排洪的同时,拥有收集储存雨水的功能,可用于居民日常生活用水使用。
4. 更多的土地
长岛提供的土地可以至少满足新加坡未来30至50年的长期需求。滨海湾地区的填海工程,涵盖了360公顷的土地,完成填海工程花费了超过20年的时间,而填海后土地定型需要数年时间,才可开启项目的建设。
长岛土地的利用动态示意图© cna rafa estrada
5. 新的机遇
填海后的土地将用于多个领域,以满足国家的长远需求。
首先,长岛的部分区域将用于商业和住宅开发。连接滨海东的部分将成为未来滨海市中心商业区的自然延伸,为企业提供新的办公空间和发展机会。与此同时,还会建设住宅区,以容纳更多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长岛回望东海岸景象 © ura新加坡市区重建局
其次,长岛中部平行于东海岸公园的区域将被打造成高端的水上和休闲活动区。这里将建设优质的水上运动设施、滨水休闲场所和公共绿地,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多样的娱乐选择。这不仅提升了东海岸的吸引力,也增加了新加坡的休闲和旅游资源。
东海岸望向长岛景象 © ura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
最后,连接樟宜机场和第五航站楼的部分将扩展滨水区和樟宜商业园区,支持樟宜发展为物流和航空相关产业的枢纽。
如何修建“长岛”?
新加坡的“长岛”计划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预计将分为多个阶段进行修建,以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和各项功能的逐步实现。
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房地产系教授sing tien foo的说法,“长岛”将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进行开发。
第一阶段:连接滨海东,将作为未来滨海市中心商业区的自然延伸,预计用于商业和住宅开发。这一阶段的开发将优先进行,以迅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第二阶段:位于长岛中部,平行于东海岸公园。这一阶段的开发将重点放在建设高端的水上和休闲活动区,包括水上运动设施、滨水休闲场所和公共绿地。这一阶段的开发时间较长,预计需要10到15年,以确保休闲设施和公共空间的质量和多样性。
第三阶段:将连接樟宜机场和第五航站楼,扩展滨水区和樟宜商业园区。这一阶段将支持樟宜发展为物流和航空相关产业的枢纽。由于这一阶段的工程规模和复杂性,预计需要15到20年完成。
总的来说,整个长岛项目的修建预计将持续30至50年。与滨海湾地区填海工程相似,填海完成后,土地需要数年时间沉降才能进行大规模开发。因此,长岛项目不仅需要长期的规划和投入,还需要在各阶段之间协调配合,以确保最终实现综合性、多功能的开发目标。
1.cna焦点:新加坡“无路可退”,奋力保卫海岸线2023.12.02:https://shorturl.at/9xjd1
2. 新加坡长岛计划——新加坡国家发展局ura:https://shorturl.at/of0h4
3. 新加坡东海岸填海造地计划打造 800 公顷“长岛” :https://shorturl.at/ve6fy
(来源:邦城规划)
上观号作者:上海规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