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沪启幕。会议聚焦大模型、算力、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集中展示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
作为较早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城市商业银行,上海银行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孵化出ai交易员、数字虚拟人员工、智能客服等一批“ai+”成果,致力提供智慧金融服务。
ai+交易员 促银行间市场智能化交易
自2022年起,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就出现了一位特殊的“交易员”,因报价快速、精准、高效,一跃成为外汇交易中心的“网红”交易员。它就是上海银行为提升核心交易能力、减少交易成本,推出的“ai交易员”。
上海银行“ai交易员”项目运用自然语言识别、机器学习、量化交易等智能化技术,可实现交易前风险控制、交易中多线程智能策略报价、交易后智能发单等全流程智能化交易。项目上线后,上海银行人民币做市交易自动化占比提升至90%以上、外汇做市自动化占比提升至40%。
上海银行已成功打造银行间市场首个ai债券交易员、首个ai利率互换交易员、首个ai外汇掉期交易员。其中,ai智能债券交易员投产后,双边报价点差收窄为人工报价的1/4,询价响应速度缩短至1秒以内,逐笔交易时长从10分钟压缩至1分钟内,有效提升了上海银行的价格发现能力。
上海银行“ai交易员”项目,也同步推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模式由人工向智能化转变,提升了市场流动性,也吸引多家机构启动金融市场ai交易员建设。该项目荣获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三等奖。
ai+客服 创有温度的数字金融
“你好,我是海小慧、我是海小智……”
相信客户对上海银行手机银行的两位数字虚拟人——“海小智”和“海小慧”早已熟悉。他俩不仅姿态、动作、表情、语气语调像真人,在交流互动中也更加“懂”客户,还能担任智能客服、营销主播等诸多角色。
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数字虚拟人持续升温并加速落地。上海银行积极布局大模型的建设与应用,实现了从aigc理论学习,到部分业务场景上的端到端应用见效。
“海小智”和“海小慧”两位新数字员工,即是上海银行打造的超写实3d数字员工。
借助上海银行客服中心智能知识库平台,两位虚拟人员工对接问答语料库,支持知识互动和寒暄交流,还能进行实时语音交互且自动适配大字版场景,为客户带来专属交互体验。
此外,数字员工项目还进一步深化了与元宇宙银行的创新融合。借助无处不在的数字人,上海银行可为客户提供沉浸式、科幻风的金融业务体验,和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服务。
此外,上海银行还部署了数字人视频生成平台,支持一键生成数字人播报视频,可在线上线下多渠道投放短视频,助力企业宣传和新产品营销。
ai+员工 智慧金融服务更高效
众所周知,银行贷后管理工作细致且严谨,经常需要查询征信、工商等各项信息,为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顺畅金融服务的背后,是大量复杂繁琐的工作。
不过,在上海银行“数字员工助理”上线后,这一切都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原来每月耗时几天的工作,缩减为10分钟。只需要提交查询需求,数字员工助理便可自动将结果返回,省时省力。
自2019年起,上海银行便聚焦手工作业较为集中、重复性劳动多的业务领域,开始在数字员工领域展开探索。现已进入数字员工3.0阶段,正在建设具备听、说、读、写、流程操作、拟人形象、智能设备等多维技能,直接面向岗位的人格化数字员工。
目前,上海银行数字员工应用场景已覆盖运营、科技、风险、新兴、计财、网金、零售、公司八大服务板块,上岗超400个数字员工,实现了“智能技术+业务流程数字化”深度融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下,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银行业的业务边界、组织形态和服务模式。上海银行将在不断提升自身数字化能力建设水平的同时强化对外赋能,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发力,将ai智能产品和服务深度嵌入至各业务环节、各金融场景中,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的服务,共享有温度的智慧金融。
供稿:上海银行
我们提供上海银行业的资讯,与ta共同成长。这里是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微信平台。
欢迎赐稿:editor@shbanking.cn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银行资讯
长三角微信矩阵
江苏省银行业协会
浙江省银行业协会
安徽省银行业协会
宁波市银行业协会
上观号作者:上海银行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