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漕溪北路750-1000号;裕德路45弄1号-21号
徐汇区漕溪北路与裕德路交会处,坐落着一个体积巨大的高层住宅群落。这个被称为“徐汇新村”的住宅群,由裕德路南北两侧的九栋高楼组成,它们分别为漕溪北路750号、800号、850号、900号、950号、1000号和裕德路45弄1号、11号和21号,又被上海市民亲切地称为“漕溪北路九栋楼”。同时,由于坐落在漕溪北路地段,所以也俗称为“漕北大楼”。
“三旧”变“三新”的民心工程在徐汇区持续推进,是城市更新与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有力实践。本次徐汇新村修缮工程不仅关注老建筑与小区的物理环境改善,更着力于打造一个更加文明、宜居、有温度的城市空间。
▲ 基地位置
01
工程目标
在确保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处理好历史建筑保护与居民生活的关系。
1. 排除安全隐患
高度重视高空坠物、防火防灾等重要安全问题。
2. 修缮建筑损坏部位
针对性地修缮好历史建筑中出现的损坏问题,使历史建筑可持续性地更新,延续其使用寿命。
3.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在有限的条件内,尽可能改善和提升居民生活环境。
4. 处理好小区建筑与小区环境的关系
传承老上海公寓小区特色风貌,协调处理好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与周边环境、与小区环境的关系,使建筑与各种环境的融合。
02
历史沿革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为解决日益突出的住房矛盾,开始采取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建造高层住宅群。这一时期启动的高层住宅建设项目包括田基浜改造、明园村改造等工程,但以徐汇新村的规模和影响最大。1975年6月20日,由邢同和担任总设计师的徐汇新村正式破土动工,经过近一年半的紧张施工,1976年12月包括3幢16层和6幢13层在内的9幢高楼拔地而起。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中国人设计、建造的高层住宅群,徐汇新村体现了当时上海乃至中国建筑行业较高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因此徐汇新村中的代表性建筑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优秀历史建筑。
▲1959年的漕溪北路,
浜已填,路已宽
▲80年代的徐汇新村
建成后的徐汇新村占地面积约3.56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约6.85万平方米,入住居民1094户。这批拥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的高层住宅,在当时的上海市区可谓凤毛麟角。它与同一时期建成的上海体育馆遥相呼应,构成了漕溪北路乃至徐家汇地区的一道城市景观。
▲90年代的徐汇新村
作为1949年以后上海城市建设成就的重要代表之一,徐汇新村不仅常常出现在当时的电影、电视和摄影作品当中,也是当时外国来宾参观的目的地之一。例如,1984年,挪威王国首相维洛克访问上海时,就曾专程到徐汇新村参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鳞次栉比的高层住宅渐渐成为上海市区居民住宅的主体。
为保持徐汇新村的荣光,经历过数次保护性修缮。例如,为迎接2005年“世乒赛”和2010年世博会,相关部门均对“九栋楼”进行了重新修缮与加固。时间来到2023年,这里迎来了最新一次的大修工程。
03
工程主要内容
本次工程重点分别为屋面工程、外立面工程、室内工程、环境工程。通过对以上重点空间的改造,分别达到排除建筑安全隐患、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传承老上海公寓小区特色风貌的目的。
屋面工程:
1.屋面检修及翻做(包括重做保温及防水、排水系统重新梳理)
2.管道更新重做保温
3.避雷设施检修
4.水箱修理
室外工程:
1.外墙修缮
2.外立面特色装饰线脚修理
3.外立面门窗修理及更换
4.设备管线修理、更新及规整
5.空调架检修及规整
室内工程:
1.统一规划烟道
2. 走道管道梳理
3.增加穿孔铝板吊顶
4.美化走道顶面
5.增加公共晒衣架
6.增加公共照明led
7.拆除原栏杆扶手
8.增加走道宽度
环境提升与整治:
1.小区绿化整体提升
2.围墙改造
3.配套用房翻新
4.沿街店铺整治
04
工程重点与亮点
外立面修缮
修缮前
修缮后
室内修缮
▲漕溪北路750-1000号 室内公共部位修缮设计
▲裕德路45弄1、11、21号 室内公共部位修缮设计
小区花园环境改造
通过对小区景观到沿街生活圈的改造与提升,打造五色生活圈,活化辅助用房功能为中心,配合打造全新的景观,让老旧住宅换新颜、老旧小区居民过上新生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居民提供更有序、更干净、更幸福的生活环境,打造文明楼道、幸福家园、美丽街区。
修缮前
修缮后
修缮前
修缮后
沿街店铺外立面整治提升
1.外侧框架拆除、将80年代遗留的立面结构翻新,整体采用与体育馆相呼应的纯白色调,延续原有内部竖向结构,打造通透明亮的玻璃幕墙。
2.增加雨棚,中心铺装特殊化,沿街面增加绿化点缀,强化商业氛围。
修缮前
修缮后
▲漕溪北路沿街面店铺提升前、后
修缮前
修缮后
▲裕德路沿街面店铺提升前、后
在营造文明城市空间的同时,增进居民的民生福祉,通过修缮与周边提升改造设计,让市民感受到城市建设之美,体现“城市关怀、城市热情、城市包容”;致力于打造一个连接万体馆体育文化区与徐家汇商业及历史风貌区的全新的优质城市空间,是本次修缮工程的重要目标。这个目标中饱含着居民的期待,凝聚着多方的责任和努力,在如此大体量的居住类修缮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修缮团队除了专业技术和专业精神外,也要有更多的“暖心”和“耐心”。
– end –
资料:市历保中心、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
编辑:王思琲
责任编辑:施伟华
来稿请投:zjwxwxczx@163.com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新闻宣传中心
往期精选
对标一流,持续优化!本市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7.0版方案出台
【解民忧 惠民生 暖民心】乡村美丽庭院、共享充电桩示范小区、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这些实事项目最新进展来了
【城市更新案例选析】综合区域整体焕新 | 黄浦区外滩“第二立面”区域更新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微博、抖音
上观号作者: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