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无人驾驶、烘干中心全新启用,赵师傅的农场里满眼“新鲜事”

交汇点讯 “突突突……”随着插秧机在水田里来回行走,一棵棵嫩绿的秧苗被均匀栽下。夏至时节,泰州大地正迎来繁忙的夏种。一连几天,海陵区罡杨镇田缘家庭农场负责人赵永菁都“泡”在田间,带着工人们忙插秧,“‘秧好半年稻’,水稻能不能丰收,插秧很关键,月底前必须全部种完。”

插秧机在农场作业。

田间的小路上,散落着泥块,走在水田边,能闻见空气里混合着泥土和秧苗的味道。田里的泥土泛着黑色,只有一层浅浅的水,“眼下插秧的时候不需要多水,不然秧苗容易漂起来。”“等后期田管,就要用深水,确保秧苗成活。”专注种田十几年,39岁的赵永菁满腹“种粮经”。

赵永菁手头上正忙活着的,是一处15亩的方形田块,秧苗栽种已过半。待插秧机靠近田边,驾驶座前一块平板电脑大小的电子屏幕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无人驾驶系统,提前规划好线路,插秧机就能自己开。”赵永菁说着,点击了一下屏幕上的“自动驾驶”,插秧机真的就自顾着行驶起来,插秧过程丝毫无误,方向也没有跑偏。这是农场今年入手的“新家伙”,其原理就是用一种辅助导航系统对传统插秧机进行智能化改造,使其按照设定好的线路实现“无人化”驾驶。

据了解,这种设备一套花费七八千元,赵永菁一口气购买了4套,农场的几台插秧机全部更新了。有啥好处?“最关键的就是解放了人力,轻松太多了!”赵永菁笑着介绍,眼前这台6行插秧机在15亩的田块里至少需要3个多小时才能插完秧,今年农场规模扩大到1500亩,如果全靠手动操作插秧机简直“累到崩溃”。有了无人驾驶就不一样了,“点点屏幕,就不用管了,坐在上面歇歇神、喝喝茶多好!”

今夏收上来的麦子已经烘干待售。

“走,一起去看看我的新地方!”坐上赵永菁停在田头的面包车,穿过田野驶向大路,十来分钟后到了一处崭新的“大厂房”前,“罡杨西冯烘干中心”几个红色大字很是醒目。“今年3月份搬来的,面积2600平方米,我们一次性投入了8台崭新的烘干机。”赵永菁边说边按下遥控器打开卷帘门,一座硕大的“麦山”映入眼帘,颇为震撼。

农场今年新收的夏粮就在这座麦山里,加上周边其他农场和散户送来售卖的部分,这座大仓库里拥有1700吨麦子。走进仓库,烘干机整齐排列于靠墙的一边,需要烘干的粮食由地坑直接推入,上吸到一个筛选机里,除去碎秸秆等废料之后进入烘干机,烘干结束再由传送带直接传送到仓库中间堆积起来。“今年夏粮收割后正式启用新设备,一天大概能烘完500亩地的麦子。”

赵永菁在烘干中心查看夏粮。

作为80后新农人,赵永菁在种粮时喜欢“求新”。就拿农机具来说,几乎年年更新,如今农场拥有大小农机具近50台(套),种粮全流程各环节应有尽有。正在忙插秧的他,已经注意到一种新型的插秧机,该种机器行距不等,能更好保障秧苗通风生长,助力丰产丰收。“明年准备再尝新!”赵永菁说道。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卢佳乐

通讯员 王书哲 石秀雯

上观号作者: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