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向新而行,产业向质而兴。在蓬勃发展的齐鲁大地上,山东国资国企也以前所未有的势头,掀起了一轮轮“双招双引”攻势。
“双招双引”,即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是企业实现效益飞跃的必经之路。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发展投资集团”)在“双招双引”上,不仅构想独到,更行动有力。2023年,其权属3家企业成功孵化、推荐并落地了86个优质项目,其中18个更是花落省内重点地区,实现招商引资9.3亿元。集团设立人才工作专班,搭建5个创新平台,吸引并培育了38名高层次人才。这一切成就,均源自其独特的“招数”。
内功深厚,改革为矛。山东发展投资集团立足实际,精准定位主业,独创“1+1+3+n”科创产业园管理模式,融合“园区+科技+金融+人才”的运营智慧。“1+1”不仅是顶层设计与实战平台的完美结合,更是精准高效管理的代名词。而“三个窗口”则如山东发展投资集团在京沪深的三把利剑,直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精准捕捉产业资本、优质项目、前沿科技与顶尖人才,为园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再看“n个园区”,立足山东,轻重资产结合,与16市携手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全省各地实现科创之火燎原,形成科创产业园区的全面发展。
“1+1+3+n”犹如一把利剑,精准斩除“双招招引”中人才等高端资源导入难题,同时巧妙化解管理粗放、内耗的顽疾。人才依托企业,在16市展翅高飞,真正实现了“良禽择木而栖”的愿景。
随之浮出水面的,是由集团公司牵头,携手当地企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园区+科技+金融+人才”运营模式。这一模式有助于构建“产业集聚、科创赋能、资金支持、人才引育”四位一体的科创产业链条生态,强化园区服务功能,提供从投融资到人才招引的全链条服务,为人才和入园企业打造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科创产业生态圈。
山东发展智慧园区投资有限公司堪称“双招双引”中的翘楚。作为落实山东发展投资集团“建设园区运营与内引外联平台”的主体公司,承担着服务济南历城区乃至全省“双招双引”科创园区投资运营主业重任。去年,山东发展智慧园区投资有限公司帮助全省引进泰山学者等高端人才25人,引荐、孵化“十强”产业项目76个,引进、利用外部资金35亿元。绿动谷项目是其首个全程投资运营的园区,一年内便成功吸引十几家优质企业入驻,创造出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纳税过千万的山东发展“绿动谷速度”。据初步统计,绿动谷园区入驻企业全部达产3年后,每年可创造产值达15亿元,税收等经济贡献6000万元。
山东发展投资集团自我革新,六大改革深化提升任务被精准部署至各部门,同时构建由高层领导挂帅的保障体系,确保每项任务都能稳准狠地落地,其“双招双引”策略更是独树一帜,招招制胜。
该策略首先以高瞻远瞩的姿态,与各市携手合作,实施“一市一园区一主导产业”的战略布局,确保资源精准投放。随后,通过强化园区的“孵化器+加速器+经济开发区”功能,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为企业提供无缝对接服务。紧接着,深化与顶尖科研、高校、企业的合作,成立研究院和创新联合体,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智力双重支撑。最后,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配套人才引进、创业扶持政策,为入园企业全生命周期赋能。
其中,资金支持和人才引育是关键一招。山东发展投资集团充分发挥集团投资平台优势,设立园区产业母基金和人才基金,为入园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通过“柔性引才”等多种方式,持续吸引高端人才到山东创新创业,为园区发展注入强大的人才动力。
深入分析这些策略不难发现,它们都是基于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之举,真正做到了为发展谋划、为人才考虑。当这些策略与山东发展投资集团高效、精准的内部管理体系相互融合,必将形成人才与企业相互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子慧)
上观号作者: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