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拿下数学竞赛全球12名:这个故事由天赋与勤奋共同书写

近日,我们被一位中专少女姜萍的成功故事所打动。6月1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公布决赛名单,江苏17岁的中专生姜萍以第12名的成绩晋级,一时间姜萍迅速登上各大网络平台热搜,成为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801名进入决赛的选手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平均年龄22岁,进入决赛的前20名选手中,除了江苏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女生姜萍,其他人均来自北大、清华、剑桥等知名高校。另外,姜萍预选赛拿到的是93分,更是这项赛事举办以来第一位以高分进入决赛的中专在读生,大家称之为“天才少女”。这位爆火的“天才少女”背后,更像是天赋与勤奋共同书写的励志故事。

姜萍的天赋不容忽视。从初中起,姜萍的数学成绩就尤为突出,“断崖式”领先其他科目。最后一道大题当别人只能写“解:”时,她扫一眼就能找到思路。进入中专后,她的数学成绩引起数学老师王闰秋的注意。在首次月考中,150分的试卷,她能考到130至140分,而班里第二名的学生仅能考到五六十分。王老师对姜萍的天赋刮目相看,开始为她“开小灶”,建议她从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开始,当她对其中复杂的证明感到困惑,又推荐了谢惠民的《数学分析》。

“我更偏向于做高等数学之类的,它会给我带来探索的欲望。”姜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上她的数学天赋,让她的学习速度远超同龄人,尤其是在偏微分方程(pde)这一高等数学领域,她自学达到了大学数学系本科生的水平,这充分显示了她在数学领域的天赋和潜力。

她在数学方面展现出过人的天赋是她成功的起点。然而,天赋并不是万能的,它需要勤奋来发掘和磨砺。正如一句古话所说“玉不琢,不成器。”姜萍正是用自己的勤奋和执着,将天赋转化为了实际的能力,从而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绩。

姜萍的勤奋令人敬佩。姜萍虽就读于中专,但她的数学才华并未因此受限。她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从《高等数学》到《数学分析》,再到自学外语版的《偏微分方程》,达到了数学专业本科三、四年级的水平。

然而,她的自学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姜萍在业余时间解题时,经常会遇到难题,于是她将服装专业的元素融入到数学题目中,特别是在遇到画图题时,她会用一张纸画下来,然后多角度思考。另外,解题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就主动请教王老师。王老师为了激发她的能力,经常不是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引导她去思考。姜萍在这种引导下,勤奋思考,不断克服难题,这种勤奋的精神不仅让她在数学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让她在竞赛中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展现出自己的实力。

姜萍其实不是个例。和姜萍一样,靠着自己的天赋和勤奋,从中职走向成功的案例不在少数,比如山东青岛的戴栋晨,从中职生到博士生。还有,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李启士,也是中职毕业,现在是一名高级技师,也是青岛的拔尖人才,等等。

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对普通学生潜力的肯定。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起点如何,只要有梦想、有追求、有毅力,就能够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

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姜萍的成功同时提醒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发掘出他们更多的潜力和天赋。姜萍的成功是天赋与勤奋的完美结合。她的经历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学生的无限可能,更让我们对教育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廖宁)

上观号作者: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