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实施“五心”卫健,守护百姓健康

政府“用心”、社会“同心”、医院“全心”、医生“专心”、群众“安心”……近年来,冠县围绕提高医疗水平、预防水平、服务水平和降低病患费用的“三提一降”目标,大力实施“五心”卫生健康工程,全力保障了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政府“用心”,人民至上

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冠县成立“五心”卫生健康领导小组,印发《冠县“五心”卫生健康实施方案》《冠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筑基强网”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高位推动“五心”卫生健康工程。

先摸清高发病底子,再摸清医保支出底子,冠县先后召开全县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大会和“五心”卫生健康推进会,从县级领导到乡村医生,全部参与其中。

从2021年开始,基层医疗机构973名在编人员工资社保由县财政给予全额保障。县第一中医医院综合楼等升级完成,依托4个中心卫生院打造的东西南北4处县域医疗次中心投入使用,群众看病就医条件显著改善,

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行动,想方设法为卫生院、卫生室办实事。镇街每月听取1次卫生健康工作汇报,每季度开展1次实地调研,每年都至少办成1件改善办医条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实事,各村庄每年拿出一部分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卫生室建设、发展。

社会“同心”,尊医重卫

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不仅关乎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人民群众的福祉。为此,冠县各部门同心协力,拧成了一股绳。

人社部门大力实施“冠医人才”建设计划,2021年以来,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451人。财政部门把卫健经费列入财政优先保障范围,及时足额拨付。去年底,在对卫健资金全部拨付到位的基础上,又一次性拨付给县乡医疗机构3200余万元。为激励支持提升诊疗能力,还对医疗机构新建成的省、市、县重点专科,分别给予50万、20万、5万元奖励。政法机关则健全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严打医闹、暴力伤医等违法行为。

2023年,冠县评选表扬了75名“好医生”“好护士”“优秀乡村医生”,并在县融媒体中心开设《“五心”卫生健康》专栏,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基本形成。

医院“全心”,守护健康

医院是守护百姓健康的重要堡垒,承担着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神圣使命。去年9月份以来,冠县5家县级医疗机构围绕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等常见多发重大疾病,实施了以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带头人培养、人才队伍建设、新项目新技术应用为内容的诊疗能力提升行动。今年第一季度,冠县人民医院门诊量同比增长9%,住院量同比增长16%,冠县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量同比增长46%,住院量同比增长20%。

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冠县人民医院与聊城市人民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协议;冠县第一中医医院与山东省中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协议;聊城市中医医院在冠县第一中医医院设立冠县院区,定期选派专家来坐诊、带教、培训等;冠县妇幼保健院与北京儿童医院签订了远程诊疗合作协议,妇科、产后康复科加入山东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联盟;县第二人民医院与聊城市人民医院、市三院、市肿瘤医院建立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协作机制,有效促进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医生“专心”,救死扶伤

医护是医疗体系中的核心力量,优秀的医务人员才能筑起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屏障。冠县定期组织选派学科带头人、优秀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培训,每3年组织乡村医生到县级综合医院轮训一遍,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为解决基层医疗水平不足难题,县级医疗机构35名中级以上医师挂职乡镇卫生院副院长,216名优秀医师每月到基层坐诊、查房、带教等,提升基层诊疗水平;乡镇卫生院成立医疗服务队,每月到村庄开展2次以上义诊巡诊。

针对乡村医生人员逐渐减少、岗位吸引力不高的实际,冠县积极争取开展乡村医生“县招乡管村用”试点,计划今明两年,从现有乡村医生和医学专业毕业生中招录715名乡村医生。

群众“安心”,幸福温暖

“五心”卫生健康工程的最终目标是让群众“安心”,让群众在防病治病、看病就医、康养关爱等方面感受到温暖。

冠县开展未病预防行动,投入380万元,18处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建成健康体检中心;开展健康“五进”行动,把卫生急救、疾病防控、中药疗法、职业健康等知识,送进乡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开展帮包走访行动,建立镇街干部包村、包社区,村干部帮包重点疾病人群工作制度,每月一走访,了解群众医疗卫生需求,引导群众看病就医。

冠县收集在北京、济南等地冠县籍就医的病患信息,全面掌握健康查体的群众信息,开展病患“大回访”活动;加强日常监督执法管理,严厉打击出租、出借、转让《医师执业证书》,医疗机构超范围诊疗等违法违规行为;各医院健全“一次检查、全县通用”的互认机制,不让群众重复检查、过度检查,少花钱、看好病,花得明白、看得放心;依托新华医院打造精品医养项目,依托辛集镇中心卫生院建设了医养中心,对贾镇卫生院实施整体改造,实现病床和养老床位随时互转;在冠州中心敬老院、定远寨敬老院,组织医疗机构多科室入驻,促进医养结合。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任戌盈)

上观号作者: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