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又是一年毕业季。
6月9日,上海市市西中学校长董君武在2024届毕业典礼上致辞,希望市西学子面对因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而更加不确定的未来,勇敢地一路前行,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美好、卓越的人生!
市西中学校长董君武
各位同学、家长、老师:
晚上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4届高三毕业典礼,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285位(含国际班30名)历经3年风风雨雨的考验,终于正式毕业的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向理解、支持学校工作,十八年如一日陪伴孩子一路走来的各位家长,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向市西中学全体教职员工和社会化管理单位员工,以及在同学们的成长路上付出辛勤努力和心血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并借此机会,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市西中学发展的各级领导、专家,各届校友及社会热心人士,表示最深切的谢意!
各位同学,今天完成了英语听说考试,完成了所有高考科目的考试,标志着高中3年的学习生涯就此画上句号。而对于2024届毕业生而言,每个人对这3年高中生活都会有各自的评价,这可以借用今年上海高考作文的关键词——认可度,来做些讨论。
认可度既可能指向“人”,比如,对自己和他人的认可度,对老师和长者的认可度,对领导和专家的认可度,等等;也可能指向“物”,比如,对班级和学校的认可度,对小区和城市的认可度,对国家和政府的认可度,甚至对于国际社会和世界大同的认可度,等等。
其实,认可度既包含客观性的科学标准,又蕴含主观性的价值判断。例如:对于2024届高三毕业生来说,中学阶段经历了新冠疫情防控的3年多,大家对于疫情防控的认可度怎样?这既是一个科学问题,又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一定会有不尽相同的认可度。即使,以科学态度评判这一事实,在不同防控的阶段采取同样,亦或不同的措施,却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认可度。因为,世界都在不断改变,唯一不变的是改变,当人们试图以不变的思维,去面对持续运动变化着的这个宇宙与世界的时候,由此而产生的思想和行为,其可能得到的认可度结论,每个有理性的人很容易做出自己的评判。
各位同学:按照惯例,我都会在毕业纪念册上写一段赠言,今年我没有写。不是我不想写,也不是我无话想说,而是感到有些想说的话,却不能明说。不过在市西工作十二年中,给每届学生写的公开信、毕业致辞和开学典礼讲话等内容,汇集成《成长与责任》一书,今年5月刚刚出版,权且作为给2024届的毕业赠言。
除此以外,我想向各位同学强调:在人生路上,作为市西学子应该始终拥有“求真、向善、尚美”的价值追求,努力保有一种纯净的、不被污染的灵魂。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要有防人之心,却不可有害人之心。例如:当真话可以少说,甚至不说,有时,这是对自己或他人的保护。而假话则要尽量不说,当万不得已必须讲假话,请一定牢记,害人的假话一定不说。这是作为拥有一种纯净的、不被污染的灵魂者所应该保持的最低的底线,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底线,也许,这是未来人类与“机器人”类最本质的区别。我相信:在“志存高远,好学力行”熏陶而成长起来的市西学生,一定会坚守这条为人的底线。
各位同学,今天我还想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将走向何方?”
5月18日,我参加上海市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节启动仪式之后,几位朋友喝茶畅谈教育与科创,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向人工智能专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人工智能什么时候会有可能超越人类?”这是一个非常敏感,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记得霍金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警示人类两件事:一是,不要与外星智慧生命联系;二是,不要过度研发人工智能。然而,今天,人工智能正以人类难以想象和预测的速度改变着人类,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教育。
目前,人类的大脑及其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可能还比人工智能稍胜一筹,因此,如果说人类未来仍然能够领先于人工智能,也许只有大脑思维的发展这一方面了。所以,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与应用,客观上已经对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方法等等,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有人会有些天真地认为:人工智能是由人类制造的,其智慧不可能超越人类。事实上,我们必须认识到,作为人工智能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超越原来的“我”的学习能力。
根据现有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从集成电路到数据模型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数据处理与运算能力而形成的学习能力,已经使人类难以证明:由“byte基”生成的“机器人”类的智慧绝对不会超越“carbon基”构成的人类智慧。
2015年起,我在不同场合讲过人工智能对未来可能的影响,也写过几篇小文章,呼吁尽快建构人类与“机器人”类和平共处于地球的社会秩序与法律规则,呼吁哲学与社会伦理的深度研究与根本性重建。
面对今天这样一个人工智能时代,我希望市西学子不仅要拥有更多对未来的憧憬和思考,还应该拥有对人工智能应用性研发清晰的认识与判断,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与人类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孜孜以求。
各位同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幸运。市西是一种不一样的教育存在,愿你怀揣着在市西三年践行“志存高远,好学力行”而铸就的梦想,怀揣追求真善美的信念,面对因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而更加不确定的未来,勇敢地一路前行,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美好、卓越的人生!
最后,再次祝贺各位同学圆满完成高中学业,预祝大家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去开启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人生历程。
人生路漫漫,一路多珍重!
谢谢大家!
董君武
2024年6月9日
编辑 | 芮德贵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