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节日|世界环境日 “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未来”

世界环境日的由来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2024年世界环境日的口号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未来”,我们是#修复一代。聚焦土地恢复、阻止荒漠化和增强抗干旱能力。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了上述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在会上提出了经周恩来总理审定的中国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世界环境日与中国

我国曾两次成为世界环境日的主办国。1993年,中国北京举办了世界环境日官方活动,希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能提高全球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主题是“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2002年世界环境日由中国深圳市主办,以“让地球充满生机”为主题,进一步表明了世界人民改善环境的强烈愿望。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大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力度,有效遏制了环境恶化的趋势。

疗愈地球,成为#修复一代我们能做什么?

恢复生态系统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我们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行动。加入现有的恢复或保护工作,或帮助建立联盟以更快地推动自然恢复。如,植树、清理河流垃圾、恢复植被,种植本土植物……

选择。改变行为及消费方式,将资源分配给能够推动恢复自然、而非损害自然的公司和活动,并鼓励周围的其他人作出相同的行动。

发声。在关于如何管理当地环境、社会和经济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辩论中,充分表达您的想法,敦促决策者正确行事。

综合:世界环境日官网、联合国官网、新华网及网络信息报道

策划:姚广宽

记者:刘小歆、郭治权

设计:唐亚迪

上观号作者: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