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大放异彩

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影视剧产业的发展,非遗元素在海量的作品中不断闪现甚至大放异彩。非遗文化多了一条通达年轻群体审美视野的管道,成为相关创作的新风尚。

口碑密码 观众导向

无论是经典作品还是近几年炙手可热的爆款,均能看到非遗的身影,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在服装、道具、置景等方面的融合体现,饱含东方美学的非遗元素可以提升影视剧的质感,也给影视剧带来观感上的提升。

2018年的古装剧《延禧攻略》是代表之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有高贵妃安排匠人练习“打树花”的情节。打树花是河北省张家口蔚县暖泉镇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已有500余年历史,是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为“树花”,其壮观程度不亚于燃放烟花。该剧在服道化方面精美考究。剧中妃嫔佩戴的首饰用到了花丝镶嵌工艺。花丝镶嵌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已出现,至明代达到高超的水平。清代以后,花丝镶嵌有了更大的发展,精品不断涌现。这一传统的宫廷手工技艺主要使用金、银等材料,通过镶嵌宝石、珍珠或编织等工序,制作成工艺品,其在宫廷剧中应用起来总能有点睛之效。

将目光拉近,随着国潮热的出现,近些年来大热剧中非遗元素的出现更加频繁。典型的就有2023年的爆剧《苍兰诀》,融合了六大中国非遗艺术:绒花、檀木扇、漆器、苏绣、夏布、团扇。还有32种非遗传统工艺,更有27位非遗传人参与了角色服饰、妆发和道具的制作。除了将非遗作为丰富画面、提升质感的元素外,还有的影视剧则是以非遗文化作为情节主线展开故事叙述。2020年推出的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以京剧为主线展现了动荡时代主人公保家卫国的动人故事。还有当红女演员赵露思主演的《后浪》,该剧以中国传统医术作为主体,剧中人物角色的设定为中医针法嫡亲派传承人,剧中人物情感线的发展,剧情的推进都与中医元素有密切联系。

相辅相成 乘风而上

非遗元素的日渐火爆与近几年的国潮热密不可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活力正在源源不断地被激发,而文化消费传播的主体也从之前的专业传播者扩展到了一般受众,其中最具有消费潜力和活力的就是千禧一代和z世代。他们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在教育熏陶中对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关注,如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元素创作的文化新产品层出不穷,从汉服到传统手工艺,传统文化正以一种新鲜面貌走进现代生活,具备创新元素的国潮产品自然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青年追随者,买国货、用国货、晒国货,已成为新时代青年群体彰显个性、表达观点的方式,同时也成为审美和品质的象征。国潮热的同时伴随着非遗热的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走进大众视野,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被大家熟悉,非遗蕴含的文化内涵成为国潮、国风最鲜活的养料。

非遗凝聚着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非遗+电视剧并不是简单的素材运用,而是对影视剧内涵的创新和文化竞争力的提升。在电视剧中添加的非遗元素,在小的层面上对电视剧起到了美化装造,贴近历史背景,提升艺术品位的作用;从大的层面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影视剧提供了更高层面的精神内核,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勇担历史责任的家国情怀对影视剧的价值内涵起到了本质上的升华作用。《鬓边不是海棠红》讲的是传奇色彩浓郁的梨园故事,以影视作品作为承载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让国粹之美在现代社会发出更加亮眼的光芒。

非遗文化与影视剧之间的良好融合带来的是双赢的结果,影视剧对于非遗文化的借鉴运用,一方面给予非遗文化一个更广阔的宣传平台,将优秀非遗文化推向广大受众。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良好的传播环境对于文化传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部大火的影视剧对于非遗文化来说无疑是难得的宣传平台。另一方面,影视剧也为非遗文化未来的ip化和适度的商业化运作作了铺垫,在如今国潮热持续升温的时代,想要更好地融入文化市场,保持非遗文化良好的竞争力和创新活力,就需要为非遗文化注入市场活力,影视剧带来的商业和市场关切有助于非遗文化拓宽文化市场道路,争取更多的市场资源,从而实现自身向好向善发展。

做足功课 注满底蕴

非遗赋能影视剧行业,为影视剧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新的可能,但同时非遗元素的运用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有时所谓“巧用”,呈现效果不一定尽如人意。虽然同为非遗题材影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运用到的京剧元素为整部剧锦上添花,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反响,带来了京剧热;而《后浪》则被众多观众诟病,许多人对剧本的逻辑走向和演员演技功底质疑,认为中医题材只是个噱头。“可见尽管市场上产品数量猛增,但创作质量参差不齐,仅仅依靠非遗题材的加入并不能使一些乏善可陈的影视剧改头换面,优秀的非遗文化还需要借助优质的电视剧班底为依托才能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娱评人解晓燕说。

非遗元素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用好非遗文化元素,其实对影视创作团队提出了“做足功课、注满底蕴”的高标准。但这谈何容易,即便是精品剧、爆款剧中也会出现一些非遗元素应用错误。《甄嬛传》里皇上赏赐甄嬛织金镂花的蜀锦鞋时说其“一寸之价可比十斗金,平时连见都很难见一面,更别说做成鞋面了”。其实这夸大了当时蜀锦的珍贵程度。“织金”只是在织物中加入了金线,明清时期极为流行,宫廷里也不算罕见。《甄嬛传》里提到绣娘织蜀锦,更明显就是错误。绣娘是刺绣工种,一般在成品布料上操作。从线到布的过程,才叫作织,“绣”和“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诸如此类的一些错误的非遗文化因素长此以往传播下去,会在观众心中留下错误印象,造成观众认知偏差,形成传播障碍。

目前的非遗文化可谓文化市场“炙手可热”的元素,众多影视剧都打着非遗文化的名号进行宣传推广,一方面想在国潮热中分一杯羹,另一方面想将自己的影视作品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然而一些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滥用非遗文化,不仅不利于非遗文化传承,低劣的影视作品和糟糕的剧本逻辑、蹩脚的演员演技与非遗文化混为一谈,甚至可以说是给非遗文化抹黑。例如电视剧《正好遇见你》,打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号,但浮夸的台词和悬浮的剧情即使拿传统文化做遮羞布也会被观众一眼看穿。由此可见,非遗文化不是人人可用的万金油,影视剧发展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在它的基本要素的打造,精良的剧本、用心的演员配置才是影视剧成功的核心,也只有影视剧本身够优秀,非遗工艺赋能才能起到“1+1>2”的效果。

“未来,非遗+一定会有更多的跨界组合,但无论与谁搭配,创作者都必须怀着对非遗文化的敬畏尊重之心,远离浮躁,静下心来投身创作,反复推敲,仔细斟酌,苦修内功,是当今创作者们应当选择的道路。”解晓燕说。(大众新闻客户端 田可新 实习生 曲倩瑶)

上观号作者: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