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是否每天吸烟一支以上?”“你从几岁开始每天吸烟?”“在过去30天内,你平均每天吸多少支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戒烟门诊,有着20年的“老烟民”吴先生正在填写《戒烟门诊首诊登记表》,他因患慢阻肺前来医治,医生趁机劝他戒烟。2022年,山东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戒烟门诊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截至目前,山东省所有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胸科医院、肿瘤医院均已设置戒烟门诊,其他医院设置比例持续提升。如今,戒烟门诊运营如何?是否有人知道“戒烟门诊”?“戒烟门诊”在帮助烟民戒烟过程中还有哪些路要走?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记者在省内实地探访多家医院。
门诊开起来,患者躲起来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的戒烟门诊诊室和呼吸科诊室仅有一墙之隔,5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千佛山医院5楼,看到呼吸科诊室外的长椅坐满了人,一波波患者进进出出,诊室内医生一刻不停地接诊问诊,但与此同时,戒烟门诊却紧闭大门。记者尝试在自助挂号机上预约近期的戒烟门诊号,结果却显示“暂无排班”。
“少则十六七,多则三十人,每月来千佛山医院戒烟门诊就诊的人并不多。人来的比较少,我们直接将戒烟门诊和呼吸门诊合并了,想看戒烟门诊的人直接挂呼吸科就行。”千佛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相关负责人说。
“请问您吸烟吗,您这个慢阻肺必须得戒烟了。你填个问卷调查吧,我们医生会有随访,帮助你戒烟控烟。”千佛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李慧梅表示,门诊合并后,每个医师都有职责直接主动询问而规劝患者戒烟,填写首诊登记的患者反而增多了。
“平均一个月也来不了两个患者,”在德州市立医院的戒烟门诊相关负责人黄福林一边拿出一本随访记录本一边说道,“我们的随访记录本上记录的人数也比较少。”记者注意到,德州市立医院后由几片遮阳钢板搭成的吸烟区内,正零零星星坐着4个独自吸烟的人,4人,是该院戒烟门诊月看诊量的两倍。烟民们对戒烟门诊的知晓率并不高,戒烟仍是“自己的事”。
53岁的王先生已经“成功戒烟”3月有余了,他的戒烟念头缘于二月初的一次感冒,有着近30年烟龄的他表示,“刀片嗓”、剧烈咳嗽等症状让他突然萌生“不想吸烟”的念头,且至今仍未复吸。
王西艳表示,年纪大的人多因身体不适就诊,“一抽烟就难受,戒烟意愿自然就增加了。”而对于是否了解过戒烟门诊,王先生说:“从未了解过,戒烟自己就能戒,何必去门诊?”
缺药是戒烟门诊的头号难题
戒烟门诊专业设备齐全,进入戒烟门诊的每一个烟民都将接受肺部co(一氧化碳)检测仪的测试,以了解受吸烟侵害的程度。2008年,第一家戒烟门诊“落户”山东。截至2022年,山东省所有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胸科医院、肿瘤医院均已设置戒烟门诊,全省共设置戒烟门诊694家,各市均按要求在市卫健委网站进行公示。虽开设16年之久,戒烟门诊仍是不温不火。
“一个完备的戒烟门诊应具备独立门诊,专业医护团队,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辅助工具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滨州市人民医院(滨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任朱建波表示,但目前来看,“缺物少人”的现状却让门诊的戒烟效果大打折扣。
缺药,是戒烟门诊的头号难题。《中国临床戒烟指南》中明确写着“鼓励使用戒烟药物”,朱建波也表示,干戒的成功率只有10%左右,若无戒烟药物可用,戒烟效果会减小一半以上。但就目前来说,并不是所有开设戒烟门诊的医院都会常备戒烟药物。对某些本来患者数量就不多的医院来说,药物没人用,存放过期了,钱浪费了,无形中增加成本。
千佛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西艳表示,目前医院常用戒烟药是盐酸安非他酮,但该药是精神类药物,服用不当可能也会引起失眠,头痛,口干等副作用。
宣传力度不足也是主要原因。目前,戒烟门诊的相关宣传事宜主要由医院负责,对于“无人问津”现状,医生也很无奈。
“宣传册、科普视频这些我们门诊上都有,但收效甚微,”朱建波表示,“我们需要更直接、更‘洗脑’、更有冲击力的宣传方式,这些都需要专人负责,但我们现在没有这么多人。”据悉,目前戒烟门诊多设在呼吸科,但烟草成瘾和耳鼻咽喉疾病、脑血管疾病等都有关系,如何让更多其他科室大夫加入到戒烟工作中来,也是个难题。
下沉社区关口前移或是出路
“烟瘾是病,别自己扛”“戒烟门诊来帮你”,戒烟门诊里常用的宣传标语,也给了烟民以信心。“有志愿者随访,每隔一个月、三个月和六个月就给我打个电话,问很多问题,这个过程也是对我戒烟的一种督促。”68岁的郝先生已经通过戒烟门诊成功戒烟,虽然过程挺痛苦,但他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为了健康实现了小目标。
“要显著提升吸烟者戒烟的成功率,就必须确保与戒烟门诊紧密配合的辅助措施得到及时有效的实施。”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马吉祥表示,用医防融合推动建立和完善服务生活方式的干预体系,是形成有效戒烟干预机制的主要路径。
“戒烟是一个痛苦、反复和长期的过程,需要科学的干预和医患的努力才能提高成功率。”王西艳表示。如何解决戒烟门诊资源不足的问题?将戒烟门诊关口前移或许值得一试。
2023年,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颐康园社康中心戒烟门诊获国家卫健委“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称号。由专业机构和政府提供专业技术和政策支持,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提供规范的戒烟干预服务的模式,打造了“无烟环境+无烟家庭+社康就诊简短戒烟干预”医防融合戒烟服务模式。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颐康园社康中心为辖区15岁及以上的就诊居民提供简短戒烟干预服务,不仅协助制定戒烟计划、定期开展戒烟随访、宣传烟草危害,在吸烟者戒烟失败次数≥2次或其他出现难以处理情况下,还会协助患者转诊至就近的戒烟门诊。
马吉祥表示,戒烟门诊的相关政策和标准需要设立明确的硬性指标,以简短戒烟干预服务促进戒烟关口前移和服务下沉,或许也可成为缓解戒烟门诊的资源压力和宣传不足问题的一剂良方。“戒烟不是呼吸科一个科室的职责,关乎每一个家庭,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董亮表示,戒烟门诊作为一个特色门诊不是三甲公立医院的专属,鼓励县级、乡镇和社区村居等有条件的医院和机构开设戒烟门诊,哪怕是一句话的随诊的提醒,也会给患者下决心戒烟提供支持。董亮也注意到,有些地市开展小手拉大手戒烟活动,通过孩子给予心理暗示和心理支持影响家长实现戒烟,也取得不错的结果。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黄鑫 任戌盈 李丽)
上观号作者: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