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让传统文化赢得更多年轻的心

南京剪纸、徐州香包、苏绣、戏剧脸谱……在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10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非遗展台一搭起来,学生们立即围得密不透风,孩子们驻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前,或观赏实物,或亲手体验,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5月24日,由江苏省文化馆·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主办、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江宁区湖熟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协办的“水韵江苏 精彩非遗”之非遗进校园文化传承游艺活动在南京市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拉开帷幕。

作为2024年江苏省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文化传承游艺活动是非遗与乡镇学校教育结合的一次创新尝试。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精心策划,针对乡镇小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精心挑选了徐州香包、南京剪纸等五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戏剧脸谱、南京绳结等五个省级非遗项目,这些项目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可参与性,学生既可以动手参与制作,也可以与传承人互动交流。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让乡镇的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非遗。

南通的板鹞风筝以硕大简朴的造型和独特的哨口设计而著称,与北方的纸鸢相比,板鹞风筝要重许多,放飞难度自然也大了不少。这一次,为了便于孩子们操作,南通板鹞制作技艺江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志清,特制了小尺寸的风筝,让板鹞风筝的制作的过程显得轻松许多。几根轻巧的竹竿,蒙上画好的风筝布,并装上排列有序的哨口,一只板鹞风筝便制作完成了。

“哇,太厉害了!”在南京剪纸非遗传承人张钧的手下,一张红纸变幻出了不同的造型,围在周围的学生不由惊叹起来。在张钧的指导下,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体验制作,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不一会儿,一个个形象生动的剪纸翩然呈现。通过这次活动,张钧希望更多孩子了解非遗,感受非遗,爱上非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积极开展“水韵江苏 精彩非遗”系列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非遗进商圈、非遗在社区等活动。接下来,省非遗保护中心还将持续开展好“水韵江苏 精彩非遗”系列活动,与学校合作联动,充分发挥学校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让校园成为非遗保护传承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场域,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认识非遗、熟悉非遗、接触非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推进非遗的传承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

上观号作者: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