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雕塑1:1高清还原!看黑科技在深圳文博会大显神通

当原本用肉眼难以触及的雕塑变得清晰可辨,人们仿佛穿越回千年前,看到当时的艺术家和工匠们,在石壁上挥毫、开凿……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赋能千年文化,这在深圳文博会现场变为现实。

5月25日,记者迈入腾讯展区,一眼看到了“寻境敦煌”。这是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打造的互动体验场景,通过数字引擎活化还原了敦煌莫高窟第285窟。观众可以用vr“走进”洞窟之中,置身壁画世界,不用跋山涉水就可以感受敦煌文化魅力。

戴上vr眼镜,进入“寻境敦煌”,不仅可以实景漫游,还可以与空间里的雕塑产生互动。深圳市民蔡先生现场体验后表示:“逼真、好玩!挥一挥手就能拉近仔细看,还能击打虚拟的鼓点,和‘雷公’‘众神’一块儿奏乐,感觉像穿越了一样,挺神奇的!”

据敦煌研究院:莫高窟第285窟是敦煌莫高窟最早有纪年的洞窟,约建于公元538、539年,距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洞窟内容十分丰富,包含有佛教、道家、印度婆罗门教诸神,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交汇点,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绝世艺术造诣。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莫高窟第285窟已不再向公众开放游览。但通过腾讯和敦煌研究院合作的“寻境敦煌”项目,在某种程度上,却让更多公众知晓了该洞窟的艺术价值,吸引更多人通过新技术与文化遗产面对面。

腾讯运营组张小刚告诉记者,“寻境敦煌”项目应用三维建模技术、游戏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动态光照、vr虚拟现实场景等前沿游戏技术,将莫高窟第285窟1:1高精度立体还原。

数字技术不仅让千年雕塑重获新生,也为更多文物遗产的活化利用带来了可能。除了莫高窟第285窟,腾讯还通过数字技术,还原活化了北京中轴线、长城等文化遗产。这样,用户无论在哪儿,都能通过数字平台,在网页端深度游览长城、敦煌、北京故宫等中国名胜,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次建设,持续使用。据透露,腾讯已与国内多地展开合作,为文化遗产和文物建立数据库、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如永定政府联合腾讯互娱打造的“永定土楼数字化项目”,是国内首个数字ip融合的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以重建500年历史永定客家土楼“环兴楼”为核心,将国风游戏中的元素与福建永定土楼进行有机融合,助力文化遗产保护和客家文化传承。

腾讯展区还展示了与文学、影视、音乐、游戏、电竞、动漫六大内容板块集合而成的新一代文化产业集群。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赵琳)

上观号作者: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