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近220米围墙,杨浦这座改造后的公园何以人气爆棚?

晨光漫步,纳凉夜游。如果要衡量一个区域生活幸福指数的高低,那么在它周边共享的绿色空间中也许能得到答案。

近日,位于营口路20号的延春公园完成升级改造。拆墙透绿、24小时开放,小而美的社区公园,成为居民休憩好去处。

一侧是沿街商铺的烟火气,一侧是城市公园的浓浓绿意。行走在靖宇东路与营口路交叉口,无需费力张望,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一目了然。要说如今靖宇东路的“c位”,当属转角花坛处“延春公园”的金色铭牌。作为公园的一个全新通道,这里的清新雅致吸引了市民游客进园游玩。

无界融合,拆墙透绿。延春公园面积1.29公顷,在城市公园中算得上是玲珑小巧。为了让市民能更好地享受绿色空间,在公园改造之初,设计师就针对园内基础设施陈旧坏损严重的区域进行了全面翻新、修缮。重头戏就莫过于拆除园区沿人行道边界近220米围墙,打开空间,形成路口节点景观。

上海经纬设计院风景园林院院长张鑫彦告诉记者:“现在从道路上可以一眼看到公园中优美的景色。春天有海棠,包括镇园之宝杜梨树,我们的生态空间在无形之中被放大了,作为城市更新中的一个微更新的概念,虽然这样的措施朴素、平实,但回应了市民最真切的需求和向往。”

消除围墙的阻隔,让绿植既能提升街区的整体环境,又让公园的园艺特色得以保留。绿化设计师将沿线绿地内的苗木地被调整,新增了20余种苗木,如金叶石菖蒲、百子莲、喷雪花等,让绿地区域通透更具观赏性。让公园和城市融为一体,把关在墙内的风景亮了出来。如今更多的居民、游客愿意在公园里穿行,既能赏风景,又可以无障碍通行。

“这个公园原本的主题特色是海棠,所以在这次改造中我们强调海棠的特色,同时适当增加一些(植物)。考虑到四季的景观效果,我们再增加沿路破墙以后的八仙花、鸢尾花,这样的话夏季的景观也丰富了,秋季会考虑增加一些鸡爪槭,这样春夏秋三季都会有比较丰富的景观效果。”绿化设计师周春玮说。

正因为延春公园面积不大,所以它的所有硬件设施都是市民游客的“刚需”。为了让硬件“柔化”,园内的凉亭、廊架也经过修缮了。公厕外立面换上了“新衣”,内部翻新后还新增了无障碍卫生间及第三卫生间,解决了游客的使用需求。

对于老年游客来说,散步之余一杯热茶消汗解暑是夏日的必需品。自从公园内的茶室整体扮靓,不少居民游客说体验感更好了。

作为24小时开放的社区公园,文明游园和安全防范措施直接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为此,园内志愿者服务不间断,同时配合视频监控、人员跌倒检测、热成像检测等提供技防保障。延春公园园长陆煜钦介绍,公园白天配备一名园长,市民园长及各类志愿者帮忙进行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劝阻,晚上安排一名特保对全园进行巡逻,我们还配备了24小时巡更打卡机器对公园进行打卡。

城市公园映射着一个城市环境的综合实力,春秋有花,夏有明月,家门口的社区公园是周边居民最常打卡的公共空间。提升软实力,让城市有机更新人人参与,这也许就是公园改造的最大初衷。

文字/图片:王歆瑜

编辑:周梦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上观号作者: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