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上海将12项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付

上海将辅助生殖技术

纳入医保了!

为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近日,上海市医保局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部门印发《关于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工伤保险支付范围的通知》,将“取卵术”等12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自2024年6月1日起执行

前期,根据国家医保局有关立项指南要求,综合考虑医院发展和患者负担,上海市医保局对本市现行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进行规范,优化整合为“取卵术”等17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这其中,12个项目纳入上海市医保支付范围,涵盖取卵术、取精术、人工授精、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必要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

“应该说,患者对这个政策是非常期待的,我今天上午的门诊还有患者来咨询辅助生殖什么时候可以纳入医保。”仁济医院生殖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婷表示,从这次纳入医保的项目看,覆盖了辅助生殖用到的大部分技术。仁济医院也是全市辅助生殖质控中心,张婷表示,“从我们掌握的数据可以看到,不少患者经辅助生殖孕育子代不是一次成功的,如今这个医保利好新政策落地后,可以大大缓解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

辅助生殖主要包括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衍生技术两大类。这是当前全世界不孕不育夫妻圆“生育梦”的最佳路径。大众熟知的“试管婴儿”就属于辅助生殖技术。此前,国内已有部分地区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

仁济医院副院长、生殖医学科主任孙赟教授表示,这条利好是广大患者一直盼望的消息。

“不孕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当前已达18.5%,在我国,平均每8对育龄夫妻就有1对面临生育困难,需要寻求辅助生殖技术。上海的辅助生殖技术周期量排名全国第二,因为上海是医学高地,大量患者慕名而来治疗。”孙赟教授表示,在仁济医院生殖医学科寻求辅助生殖的患者呈现“高龄多、困难多”两大特点,可能经历多次失败,随着此次医保新政的落地,将大大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同时提升了“想生、但对费用望而却步”的这部分群体的生育意愿,最大程度释放生育潜能。

上海市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副处长吕大伟介绍,当前,上海共有17家二三级医保定点机构具有辅助生殖技术开展资质,可供患者选择。

关于此次政策中的“支付次数最多三次”,专家解释,这个举措限定在一家医疗机构内。“三次”的设定,经专家论证。数据显示,一次取卵周期内可获七八个卵子,大约存活三个可移植胚胎,活产率在35%,因而“三次”基本可以保障一个家庭生育一个健康婴儿。这一次数设计兼顾公平与效率。

上海市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主任科员刘章表示,这一惠民政策的实施将大幅减轻患者医疗负担,预计每年可为参保人员减轻负担约9亿元,疏解“生不了、生不起”难题,为本市更多具有生育意愿的市民群众接受公平、可及、可负担的辅助生殖治疗带来便利。

下一步,上海医保部门将继续落实国家要求,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政策措施,完善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立项和医保支付管理,并加强部门协同,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共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编辑:周梦真

资料:文汇报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上观号作者: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