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服务从不缺席,徐汇这位“修伞大王”你知道吗?

在徐汇区斜土街道每周举行的公益服务活动中,总能看到一位默默修伞的老人,几把趁手的钳子、几缕铁丝,经过他的修整便能让损坏的雨伞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这位老人是斜土居民公认的“修伞大王”——邵永康。“我从1984年开始接触修伞,修了快40年了。”如今的邵永康已年逾七旬,他仍坚守着服务居民的初心,为居民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

2012年,斜土街道启动了“公益大篷车”便民服务项目,为解决社区居民修伞难的问题,斜土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找到了邵永康。自那以后,邵永康积极参加每一次的公益服务,时至今日已坚持了12年。“父亲生前一直叮嘱我要为人民服务,我一直铭记着。参加公益服务,我也很开心!”邵永康如是说。

虽然修伞这一技术不算起眼,但也蕴含了不少诀窍和技巧。“关键是找到雨伞骨架钢条连接的平衡点,实操经验很重要!”邵永康凭借多年的经验,只需目测就能知道雨伞的问题出在哪里。精湛的修伞技艺,也得益于邵永康有着数年的钟表维修经历。他告诉记者,修表和修伞都需要对机械结构有深入了解,无论是手表的机芯还是雨伞的骨架,都是由一系列小零件组成,这些零件需要精确配合才能正常工作。

每每谈到邵永康,居民们也总是夸赞不断。除了修雨伞,邵永康还附带修拉链,所以在他的服务摊位经常可以看到排起的长队。

渐渐地,“修伞大王”的名气也在居民口中传开,甚至引起了社区外的关注和赞誉。一位外国友人带着一把珍贵的雨伞慕名找到邵永康,他称自己找了很多地方都不能修复这把雨伞,所以希望邵永康能够帮忙修复。邵永康仔细检查后发现,由于雨伞受损严重,需要将伞柄、伞骨、链接支架等全部拆除,再对每一个零件进行修复整合,寻找平衡点后再进行组装。于是邵永康决定将这把雨伞带回去修复,并与外国友人约定了交货的时间。“外国友人拿到修复好的雨伞后十分满意,并连连感谢。我也很开心!”邵永康回忆说。

今年年初,邵永康获评斜土街道“亲邻志愿者”称号,面对各种赞誉,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依然坚守初心,默默地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据了解,在斜土街道,还有许多类似于邵永康的志愿者,他们在街道公益服务平台坚持为民服务、回馈社区,这些“小修小补”看似不起眼,却让居民足不出“圈”便能享受便捷的幸福生活。如今,斜土街道“公益大篷车”已经发展升级为斜土“公益有约365”,街道联合40余家社会组织、30余家爱心企业、百余名社区志愿者,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为社区居民持续提供多元且专业的公益服务。

记者:解景昇

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辑:邱彩红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上观号作者:徐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