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每年的5月18日是“血管健康日”,将5月18日定为血管健康日,是因为人体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总和的健康上限值为5.18mmol/l,一旦高于这个值,就属于高胆固醇血症,控制胆固醇在正常范围,对维护生命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普外血管外科收治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越来越多,呈现年轻化趋势,特别是一些三、四十岁的患者在逐年增多。
“超长待机”加班、高油高钠摄入,动脉粥样硬化易找上门
近期,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血管外科病房里收治了1名40出头男性患者,自诉双下肢发冷发凉,行走一段时间后就觉得疼痛难忍,必须停下休息休息,最近感觉夜间也疼,无法入睡才想着到医院就诊。据了解他是国内一家it公司的研发人员,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出差,每天工作达10-14小时,工作时宴请应酬多,经常为了一个项目熬夜加班加点,生活极不规律。平时没空做饭,一日三餐几乎都是点外卖,休息日只想躺着刷刷手机。
医生检查后发现李先生(化名)的双下肢血管均有动脉硬化斑块,特别是左下肢的血管长段闭塞,导致左足发凉,动脉搏动无法触及。同时医生发现该患者的心脏及头颅cta检查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会有心梗、脑梗的风险。血液报告也显示他的总胆固醇远远超过了正常值。医生告诉他,再不进行治疗,下肢将面临缺血性坏死截肢的可能。李先生不解道,心梗、脑梗这些不都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怎么这个年纪会有这种风险,血管为什么到处有动脉粥样斑块。
这种“老年病”正在年轻化
胆固醇是危害血管健康的第一元凶,血液中胆固醇增高可以明显增加形成动脉粥样斑块的风险。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居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据估计目前我国心脑血管患病人数达3亿多,无论冠心病、心肌梗死还是脑梗死、脑出血等,本质上都属于血管疾病。这类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是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的血管病变。
据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血管外科章希炜主任医师介绍:现代社会,由于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足、吸烟等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广泛流行,昔日“老年病”正逐渐变成“青年病”。所谓的老年病正逐渐年轻化。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样的高危因素管控如果没有做好,它就会在血管壁沉积,易形成血管斑块,最终导致血管堵塞,诱发心梗、脑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等疾病。通过合理膳食、戒烟、适当运动、平稳心态、定期体检、早期干预等方式,将胆固醇控制在安全线以内,切实管好自身血脂值,守护心血管健康。
应该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
· 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筛查;
· 合理饮食:要“管住嘴”坚持低脂饮食,日常饮食中要尽量远离高脂肪、高糖及油炸食品等。
· 适量运动:要“迈开腿”,适当运动能够加速体内脂质的消耗和代谢,有利于血脂的稳定。每天半小时左右,参与慢跑、跳绳、打太极、游泳等有氧运动。
·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血管,干扰血液中的脂肪代谢,损害全身血管的内皮,并刺激血管严重收缩,血流缓慢、血栓形成及血管增生。白酒的刺激性会造成血管收缩,引起血液循环受阻,容易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 规律作息:劳逸结合,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 心理平衡:学会调节情绪,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态,避免压力过大;
· 早期干预:对已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需根据基础疾病及危险因素等进行用药。具体的用药方案及胆固醇的控制水平需咨询相关医生。
· 积极监测血压、血糖情况:及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并控制好血压、血糖。
通讯员 姜海英 吴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彦
上观号作者:交汇点